慢跑,既经济又简单的肝病疗法

由于跑步具有显著的健身效果,不少人加入了慢跑的行列,处于肝病恢复期的患者比较适宜慢跑。慢跑比步行的运动强度稍稍加大,是一般患者都能做到的。长年坚持慢跑,能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可改善肝细胞的营养,对肝功能的恢复有帮助。另外,长年慢跑者经络畅通,动脉硬化推迟;慢跑还是防治老年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灵活的良方;慢跑可以使胃肠道蠕动加强,从而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和吸收功能,防止中老年人及脑力劳动者的胃肠功能紊乱,保持大便通畅。慢跑可以增加脂肪的代谢,减轻体重。此外,慢跑还能给中老年人带来愉快的情绪,给生活增添情趣。最新研究发现,慢跑可使体内的自由基清除系统保持在较高的功能状态,降低体内自由基水平,从而减少自由基损伤,延缓衰老。
慢跑时能量的消耗可根据运动中脉搏数计算,计算公式:能量消耗(千卡/分钟)=(0.2×脉搏-11.3)÷2。
例如,肝病患者慢跑中的脉搏为120次/分钟,代入公式,可得患者1分钟所消耗的能量:(0.2×120-11.3)÷2=6.35千卡。
如果慢跑30分钟则消耗190.5千卡(797.05千焦)。慢跑运动简便易行且不受年龄限制,中老年人都可以参加。慢跑速度可以掌握在每分钟100~120米,每次慢跑10分钟;肝功能较好的患者可科学地安排跑步进程和严格按时训练。训练分3个阶段进行,每阶段12周。
运用慢跑治疗的患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跑步前做3分钟准备活动,如肢体伸展及徒手操,跑步结束后不宜蹲下休息,因为蹲下休息不利于下肢血液回流,会加深机体疲劳。
(2)跑步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要保持镇静,应随身携带疾病卡。
(3)跑步时间宜选在每日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如在饱餐之后跑步会使胃肠功能减弱,增加肝脏负担,影响消化和吸收,甚至会出现腹痛、呕吐。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处于不饥不饱状态,各器官运转正常,有利于进行锻炼。
(4)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注意控制运动量,不要急于求成而盲目加快速度,延长距离,以免适得其反;也不要随意间断,偶尔跑一两次不但达不到运动治疗的目的,而且容易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