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洗手,将病菌阻于口外

经常洗手,将病菌阻于口外

“病从口入”,人们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不干净的饮食造成的,手作为将食物传送入口的纽带,直接决定着食物的卫生程度。食物即使是百分之百的干净,但如果放置到细菌丛生的容器里,再干净的食物也会成为“恐怖分子”。同理,干净卫生的食物如果以不干净的手作为传送带进入口中,食物也会成为人体患病的根源。传染性较强的某些肝脏病例如乙型肝炎就可以通过食物进行传染。因此,无论是一般人还是肝炎患者,都应该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

(1)饭前洗手。人们在吃饭时,手总免不了要接触炊具、餐具、食物。如果手没有清洗干净,沾染到手上的种种病菌、病毒就可以进入食物中,损害身体健康;具有传染性肝病的患者,更应该注意在饭前洗手。

(2)便后洗手。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病毒,如果是肝炎患者,还有可能含有肝炎病毒,应加强便后洗手。人们进行大便后使用手纸擦拭肛门时,手很容易受到污染,这样粪便中的病菌、病毒就会附着到人的手上。此时,肝炎患者如果不认真洗手,手上的有害物质就轻而易举地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而且,如果手上沾有肝炎病毒,患者还很有可能通过握手等方式传染给别人。人们不但要在大便时注意洗手,小便也不例外,因为尿液中也含有病菌、病毒,如果尿液溅到手上,也会导致病菌、病毒黏附到手上。

洗手是切断病菌、病毒传播途径的方式之一,人们应该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注意洗手时不要流于形式,先涂抹肥皂,然后再用流动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