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远离“传播途径”是关键

丙肝,远离“传播途径”是关键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很多,主要通过血液传染,也可由静脉内用药、使用不洁注射器、不洁性交、不洁输血或经常接触污染血液而传染。另外,日常亲密接触、穿耳、文身、共用剃须刀及指甲剪、针刺治疗、血液透析、拔牙、内镜检查、器官移植等也可传染丙型肝炎病毒。下面我们具体介绍:

(1)输血。来源不清的血液或者采用非法途径获得的血,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查,那么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性就大大增加。因为丙型肝炎病毒在正常人群中的感染率是比较高的。而在1987年以后输过血液的人,都建议进行丙肝的检查,因为在此之前,丙型肝炎病毒并没有列入常规的检查之中。

(2)母婴传播。假如怀孕的母亲携带丙型肝炎病毒,那么在分娩的过程中,婴儿接触了母亲的血液,也会受到感染。

(3)不洁性交。假如对方是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患者,在没有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感染。

(4)共用某些私人物品。假如你的亲人或者爱人很不幸是丙肝的携带者或者患者,那么应该避免共用牙刷或者剃刀等。因为这些私人物品上面往往会粘附血液。

(5)共用注射器。假如你注射的针头被其他人使用过,上面粘附着有其他人的血液,而那个人刚好携带丙型肝炎病毒,那么自己便很容易会被传染上。注射毒品的人群的感染率要比正常人群高很多。比较安全的方法,便是不要共用针头或者针管。当然,最彻底的方法还是彻底戒除这些恶习。

(6)长期肾透析。尿毒症的患者需要长期透析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假如共用的肾透析机器没有经过严格处理而残留了其他人的血液,那么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会很容易受感染。

专家讲坛

丙肝治疗需规范

与丙肝的病情“隐匿”相比,丙肝的治疗进展却非常“显眼”。最突出的一点是,丙肝病毒可以被彻底清除,也就是说,丙肝可以治愈。然而,在临床中,却有10%~15%的患者会发展成难治性的丙肝。这除了与一些患者本身的病毒基因型有关外,不规范治疗是关键因素,除此以外,有些患者的依从性很不好,常常忘记打针,还有的患者是因为耐受不了干扰素的不良反应而中途停药。所以规范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