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调节

大部分急性肝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急躁、紧张不安,希望获得最佳治疗。他们对突如其来的肝病诚惶诚恐,委屈之下,忧虑有加。尤其是住院后,自我价值感丧失,感到自己成了人们望而却步的人,立即就会在心理上、行为上与原环境中的人们划上一道鸿沟。患者往往会把以上心境转化为愤怒,而愤怒的情绪又会加重病情。
对急性肝病患者进行心理调节,首先要与其沟通,相互理解。要让患者正确认识肝病,了解一些专业知识,使患者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治疗。要使其认识到急性肝炎一般不会转化成慢性,病好后,仍可正常地投入工作和学习,生活质量不会受到影响。其次,要关爱患者,主动接近患者,缩小因病而造成的心理上的距离,使患者孤寂的心有所依靠。另外,要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疾病,消除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