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常用的7种护肝药
目前,治疗肝病的药物很多,护肝药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
(1)肌苷。其可直接进入细胞,参与物质代谢,并可使受损害的肝细胞恢复,改善脏器功能,对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也有一定的疗效。
【用法】肌苷片口服,每次200~400毫克,每日3次。
(2)三磷腺苷(ATP)。其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对许多代谢过程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肝细胞的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丹参
【用法】口服,每次40毫克,每日3次。每次20~40毫克加于葡萄糖液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个别患者有过敏反应。过多、过快易出现低血压、眩晕等症状。
(3)辅酶A。其主要参与物质的氧化代谢,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用法】静脉滴注,每次50国际单位加入5%~10%的葡萄糖液500毫升,每日1次。
(4)丹参。其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之功效。近年来研究发现,丹参能改善肝内微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降低肝门静脉压力、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肝纤维化,并有使早期形成的肝纤维溶解及抗肿瘤的作用。它可作为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及淤胆型肝炎最基本药物之一。
【用法】复方丹参液10~20毫升,加入5%~10%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或丹参片2~3片,每日3次。
(5)细胞色素C。其是生物氧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参与细胞呼吸过程。
【用法】静脉滴注,每次15~30毫克,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每日1次。注意预防过敏反应。用前做皮肤过敏试验。
(6)水飞蓟宾。其对细胞膜结构及细胞代谢有稳定作用,能对抗肝细胞的坏死,减轻脂肪变性,促进蛋白合成,抑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升高,可用于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乙醇(酒精)性肝炎。目前临床常用的有益肝灵、西利宾胺(水飞蓟宾葡甲胺)、复方益肝灵(为水飞蓟宾与五仁醇的复方片剂)。
【用法】益肝灵,每片38.5毫克,每日3次,每次2片。西利宾胺片,每次50~100毫克,每日3次。复方益肝灵,每次3~4片,每日3次。长期服用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
(7)葡醛内酯。葡醛内酯与胆红素、代谢废物、药物、毒素结合后,从胆汁排泄,有解毒作用。
【用法】口服,每次100~200毫克,每日3次。肌内注射,每次100~200毫克,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