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效度分析

三、信效度分析

(一)问卷信度

信度分析是对问卷的可靠性进行测试,它是体现问卷是否具有高质量的指标之一。一般采用α系数来表示。α系数的大小在0到1之间,数值越高,表示信度越高。如果α系数小于0.7,说明问卷信度过低,问卷不可靠。

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分别对问卷的整体信度、两个分量表的信度进行检测。得到问卷的整体信度是0.872,两个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是0.811和0.817。信度系数都在0.8以上,说明问卷的可靠性较好,问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

(二)因子分析与效度

做因子分析是为了在众多的体现文化资本的变量中找到共同的因子,用这些共同因子来表现文化资本,这样可以简化数据,并且检测量表的结构效度。因子分析的前提是变量之间要相关,一般用KMO统计量和Bartlett's球形度检验来进行判断。KMO值如果靠近1,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如果KMO值小于0.5,则不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度检验的原假设是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如果Sig.值小于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有相关关系,可以做因子分析。否则不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以上要求,对文化资本用KMO统计量和Bartlett的球形度进行检验,缺失值做均值处理。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如表2-3所示。

表2-2 自变量的变量说明

表2-3 文化资本的KMO和Bartlett检验

由表2-3可知,文化资本的KMO值为0.840,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可以拒绝原来的假设,变量之间有相关关系,可以做因子分析。

然后,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抽取,用最大变异法进行转轴。将因子数限定为10,最大方差法在第11次进行迭代收敛,得到因子分析结果。

表2-4 方差解释量

续表

注: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

表2-4给出的是因子贡献率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7.747,第二个因子的特征值为2.364,第三个因子的特征值为2.242,第四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757,第五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504,第六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429,第七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359,第八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308,第九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070,第十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001。前10个因子的特征值累计之和为62.231%,表明无论转轴前后,所有公共因子可以解释的总变异量为62.231%。

对文化资本做碎石图,如图2-1所示,第4个因子之后呈明显缓慢下降趋势。

研究根据以下标准确定因子的数目:每一个因子所得到的特征值必须大于1;抽取出的因子在旋转前至少能解释2%的总变异;每个因子至少包含2个项目,且每个项目的因子荷重不低于0.5。另外,通过对碎石图进行

图2-1 文化资本因子分析的碎石图

观察,第五个因子之后的数据呈明显平缓趋势。综合分析,决定提取前四个因子,前四个因子一共可以解释总体变异的40.316%。得出的因子结构如表2-5所示。

表2-5 旋转成分矩阵表

注: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为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结合表2-5与问卷,第一个因子主要与休闲时间所做的事情有关,如去图书馆、听讲座、做志愿者工作等,因此将其命名为“文化活动”;第二个因子与讨论的话题有关,如艺术、书籍、科学、时事等,将其命名为“文化知识”;第三个因子主要与对电影等文化作品的欣赏品位有关,如最近看的什么电影等,将其命名为“文化品位”;第四个因子主要是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如看电视了解时事、读报纸了解时事等,因此将其命名为“社会关注”。

以上命名的四个因子,能够有效解释总体变异的40.316%,反映出了问卷测量的基本结构。

本研究效度测量使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检测。内容效度是对问卷内容的考察,考察其是否具有代表性,是不是能够体现测量的目的,内容效度常以题目分布的合理性来判断。结构效度是指问卷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测量的程度,是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致性,简单而言,如果几个问题测的是一样或者相似的东西,那么这几个问题的相关系数应该较高。[91]

本问卷的各题项来源于文献综述和对教师、本科生的访谈整理结果,征求了专家的意见,从而保证了问卷的项目能够反映本科生的家庭经济水平和文化资本状况的实际情况。在问卷形成过程中,还进行了小样本的试测,根据试测结果对问卷的题项进行多次审查、修改,因此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上文的因子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显示四个因子一共可以解释总变异方差的40.316%,能够用较少的因子数来表示较多的数据量,与理论构想比较吻合,表明本问卷具有比较好的结构效度。为了进一步证明其结构效度,研究对因子分析后所得到的各因子之间的相关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见表2-6。

表2-6 各因子之间及各因子与总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因子分析的结果与理论构想较吻合,问卷结构比较理想。表2-6中的数据也表明,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总体比较低,但各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程度比较高,且都达到了显著。这说明各个因子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又与问卷联系密切。综合以上分析,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