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工具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由澳大利亚QSR(Qualitative Solutions & Research)公司推出的一款计算机辅助质性数据分析软件NVivo10.0(简称NVivo)来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NVivo的全称是“Non-numerical Unstructured Data by Techniques of Indexing,Searching and Theorizing”,即非数量化之无结构资料的索引、搜寻与理论化,Vivo代表的含义为“自由自在”。NVivo的使用范围一般是材料比较多的质性研究项目,其对资料加工和处理非常迅速,能够为质性分析提供很大便利。[37]本研究使用的版本为NVivo10.0,其操作步骤如图10-1所示。

图10-1 NVivo的操作过程[38]

第一步,创建/打开项目。在成功安装并已激活NVivo10.0软件的电脑上,启动软件,此时将出现一个欢迎界面。点击其中的“新建项目”图标,将出现一个对话框。可以在其中输入新建项目的名称,我们在此新建一个名称为“论文访谈材料”的项目。

然后,从文件选项卡中打开该项目,将出现一个NVivo工作界面。这个界面与office软件相类似,上面部分为功能区,左侧为导航视图,右侧为工作区。

第二步,建立/汇入预先处理过的文件。NVivo软件可以处理多种格式的材料,如文档文件、图形文件、声音文件和动画文件等。我们把以受访学生编号命名的15份访谈转录稿导入该项目,导入的为word文档形式的访谈数据。因为材料一经导入就将无法编辑其内容,因此,在导入之前要对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双击文件打开之后,就可以对软件右下方的材料进行处理。

第三步,对内容进行编码。编码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一种是由粗到细,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材料很熟悉,或者研究者非常清楚自己所寻找的主题,可以先建立节点,再在材料中编码;另一种是从细处着手,即直接在明细视图中对原始材料进行细致的编码(根据需要创建节点),之后再合并节点,并将其分组,形成相关的类别。本研究采用的是第二种编码方式,即根据访谈数据内容来进行编码,然后创建节点并合并节点。编码阶段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以扎根理论为基础来进行。在编码时使用得最多的是树状节点和自由节点,树状节点是具有包含和属于层次关系的节点,而自由节点是没有被分类的临时性节点。

第四步是进行概念整理。通过第三步的编码工作后,研究所提取出的编码内容较多,通过对这些编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寻找彼此之间内在的关联性或相异性,形成不同的类属。也可理解为将自由节点归类到树状节点中去。

NVivo提供的查询功能十分强大,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查询功能来对材料来源中的文本进行挖掘:文本搜索查询可以搜索材料中的某个词或短语,并在预览节点中查看所有匹配项;词频查询可列出材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并通过标签云、矩形式树状结构图等将结果可视化;另有编码查询(在任意节点组合处收集所有编码)、矩阵编码查询(根据搜索条件创建节点矩阵)、编码比较查询(比较不同人员的编码)和关联查询(查找通过某种方式与项目中的其他关联的项)等。[39]

最后是关系/分析。通过前面几步的处理,接下来就可以根据材料来源或者节点以及节点矩阵在NVivo中生成各种可视化的图表、模型等,也可以生成项目关系图,这些都可以将材料之间的关系简洁清晰地呈现出来。

NVivo具有其他质性分析软件的共同特点,即其分析阶段的编码也是依托于扎根理论来进行的,其突出的好处在于它强大的编码功能,可以将众多材料与某一研究题目相关的全部信息集合起来,而不需研究者从大量资料中去寻找材料的内容概要,节约搜寻信息的时间,可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