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差异分析

一、差异分析

对家庭经济水平得分进行排序,找出高低27%的分数点为46和38。将家庭经济水平量表总分低于38的作为低分组(分组1),家庭经济水平量表总分高于46的为高分组(分组3)。同样,对文化资本状况得分进行排序,得到高低27%的分数点为65和50,将本科生文化资本状况分为好、一般和差三个组。对本科生文化资本状况和家庭经济水平做交叉表,得出结果(见表2-8)。

表2-8 家庭经济水平分组*文化资本状况分组交叉列表单位:%

从表2-8可以看出,家庭经济水平低的本科生占文化资本状况差的比重为46.8%,家庭经济水平高的本科生,其占文化资本状况好的比重为51.6%。这与研究假设基本相符。在对本科生的家庭经济水平与文化资本状况进行分组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差异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家庭经济水平本科生的文化资本状况进行分析。

(一)不同家庭经济水平下各总体文化资本状况方差齐性检验

为从整体上了解本科生不同家庭经济水平(低、一般和好三个等级)与文化资本状况之间的关系,应对两者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前,先做方差齐性检验,得出结果见表2-9。

表2-9 方差齐性检验

(二)家庭经济水平与本科生文化资本状况的方差分析

如表2-9所示,不同家庭经济水平下,文化资本状况各因素满足方差齐性检验的前提条件,因此可以对这些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10。

表2-10 不同家庭经济水平本科生文化资本状况单因素方差分析

从表2-10可以看出,本科生家庭经济水平与其文化资本状况(F=34.252,P<0.001)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家庭经济水平对文化资本状况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表2-11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也同样证明不同家庭经济水平本科生的文化资本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表2-11 不同家庭经济水平本科生文化资本状况多重比较分析

注:*表示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0.05。

从表2-11可以看出,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组的本科生之间,文化资本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庭经济水平低分组与家庭经济水平高分组的本科生之间的文化资本状况差异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