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与“迷茫”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人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计划,就容易获得成功,反之会失败。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做好人生规划对个人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西方有句谚语: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路在哪里,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因此,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确立人生目标。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对此或“清晰”或“迷茫”。
S1:未来的生活,考研的话去尝试一下,然后找工作,但我不太想回自己家乡工作,因为熟人太多了。先工作,如果工作不是很满意的话,以后有别的想法再考研,未来的话,希望家庭越来越好。
每个从大学阶段过来的人都深有体会,大四这一年是紧张加忙碌的一年,有的同学会直接选择就业,有的同学会选择考研。
S8:从小的人生规划就是考研读博士。因为我有一个亲戚是清华读物理的博士,是一个教授。我家里人就跟我说看看他是怎么样,以后你也要怎么样。小时候嘛,家里人慢慢灌输这种想法,从小就觉得比较喜欢生物科学方向的,我就想往里边钻研。
S14:其实家里是支持考研的,但我自己对于考研,首先觉得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困难,感觉自己没有一个好的考研方向,如果继续学这个方向的话,自己又不太想考研,如果是换方向的话,自己关注又比较少,认为自己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所以不打算考。
很多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选择放弃考研,一是基于自身家庭原因,家庭的贫困导致没有多余的钱提供给自己继续上学;二是专业兴趣,研究生至少读三年,如果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研究生的三年将是难熬的三年。可见,家庭经济弱势学生在做规划的时候,家庭经济状况和专业兴趣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有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表示自己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规划,也有表示自己为此感到“迷茫”的。
S3:我对未来的想法总是在变,比如现在陷入一种迷茫期,有点像高三那时。比如说特别积极的时候,是想着要考上研究生嘛,然后去好的地方工作,然后能给家里人提供帮助。然后自己找一个好的对象,建立一个好的家庭;如果当老师的话,评上职称,能够教育什么样的学生。后来觉得自己还想开书店,一直有这么个梦想,开一家儿童文学的书店。现在真的陷入一种迷茫,觉得未来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有太多现实的阻碍,经济条件啊,自己的学历,学校也一般,找工作还是挺困难的。当现实的阻碍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以前的那些东西就像梦想一样,有点遥不可及。
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理想遇上残酷的现实,不免会让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陷入困境,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对未来失去信心,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最终找不到人生奋斗的方向。
S6:我其实感觉自己一直过得比较迷茫,考到这边后就一直在想,我不会在这边就业嘛,师范老师回去就业就比较烦,因为老家比较偏远嘛。我一直在想大四毕业是直接就业还是考研,结果到现在也没有完全下定决心。就是两个抉择吧,我觉得要看情况来定,也没有一定要定下来我是要就业还是考研,如果在你想考研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摆在你面前,你肯定会选择就业。
面对就业的压力,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想通过深造后再就业,也成为困扰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