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  应用实例

6.4.2 应用实例

无墨键输墨系统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只在部分报纸卷筒纸胶印机和部分小规格单张纸胶印机上得到应用。

1.报纸卷筒纸胶印机

报纸印刷对印刷质量的要求低于商业印刷。因此,无墨键输墨装置首先在报纸卷筒纸胶印机上得到应用,除图6-16a、b两种对油墨有些特殊要求外,其余机构均可使用常规油墨,图6-17就是报纸卷筒纸胶印机的应用实例。

2.海德堡Anicolor(丽彩)输墨装置

图6-18是海德堡公司在2006年的IPEX展会上展出的Anicolor(丽彩)输墨系统。该

978-7-111-39221-7-Chapter06-17.jpg

图6-17 报纸卷筒纸胶印机无墨键短墨路装置

978-7-111-39221-7-Chapter06-18.jpg

图6-18 海德堡无墨键短墨路系统

系统是无墨键短墨路系统,主要由两个与印版滚筒直径一样大的网纹传墨辊、着墨辊和刮墨刀组成。网纹传墨辊直接带动墨嘴流出的油墨,通过着墨辊,迅速、均匀地向印版输墨。该系统可以在Prinect CP 2000中央控制台调整着墨辊的温度,并可以单独调整网纹传墨辊的温度。因其有效的温控系统(工作温度在20~45℃之间调整),可以很精细地调整墨量,即使油墨量较小,也能实现精确的油墨供给。

采用Anicolor供墨系统不需要特殊油墨,由于墨路较短、墨层较薄、换色方便,同时由于墨路短,油墨与空气接触面减少,可以印刷快干油墨。Anicolor输墨系统目前应用在速霸SM52上。速霸SM52是用于代替已经停产的在机直接制版(DI)胶印机的。该机可以像数字印刷机一样印刷100~500张(份)的印件,而且可以像一般胶印机一样印刷印量较大的印件,也可以联机上光和印后加工。应用这种输墨系统可以节省90%的过版纸(约需10~20张)。

海德堡公司认为,应用这种输墨系统的胶印机可以抗衡数字印刷机,并准备在更大幅面胶印机上应用。虽然目前有人对这种胶印机的印刷品质量能否达到传统高端胶印机印刷质量还有疑问,但无论如何,这种胶印机为客户在决策选择传统胶印机还是数字印刷机的时候,提供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新的选择机型。

3.高宝无水无墨键短墨路输墨装置

(1)单张纸无水胶印机无墨键短墨路输墨装置 高宝公司的74Kara和Rapida74G无水胶印机,采用的无墨键短墨路输墨装置如图6-19所示。整个输墨装置由一根可以快速夹紧标准橡皮布的靠版墨辊、一根涂镀陶瓷的网纹传墨辊,以及一个带自动供墨装置的刮刀墨斗组成。油墨存储在墨斗上方的油墨筒中。油墨筒中的油墨何时流入墨斗由传感器监控,如果传感器检测到墨斗中的油墨少于设定值,油墨筒的活塞就自动将油墨挤入到墨斗中,使油墨能连续不断、均匀地为网纹辊供墨。

978-7-111-39221-7-Chapter06-19.jpg

图6-19 高宝GravuflowTM无墨键短墨路输墨装置

印刷中必须保证输墨系统的温度恒定,才能得到稳定的印刷质量。该输墨装置的温度可以调整网纹辊温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5~40℃,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改变输墨装置的温度来改变油墨用量。这也是操作人员唯一能改变墨量的调整。

这种无墨键的短墨路输墨装置,使输墨装置的墨辊大量减少,结构简化,缩短了油墨的传递路线,减少了调墨时间,开机废品率大大降低(可以降到10张)。

(2)卷筒纸无水胶印机无墨键短墨路输墨装置 高宝公司Cortina无水卷筒纸胶印机的无墨键短墨路输墨装置,如图6-20所示。网纹辊10和印版滚筒2都配有高精度的温度控制装置,以保证印刷质量。

4.与印版滚筒同径的着墨辊输墨装置

这是一种取得专利的新型输墨装置,称为“五滚筒胶印机输墨装置”,专利号为Z200720032676.4。图6-21示出新型输墨装置的应用。该输墨装置由墨斗2、刮墨刀3、网纹墨斗辊1及着墨胶皮辊4组成,网纹墨斗辊1和着墨胶皮辊4与印版滚筒直径相同,刮墨刀3设在网纹墨斗辊1的水平中心线上,与垂直线夹角α3=0°~45°,着墨胶皮辊4与印版滚筒5中心连线,与垂直线夹角α2=45°±10°。这种短墨路输墨装置使用的油墨和湿润系统与传统胶印机相同,可以减少90%的过版纸,缩短50%换版后开印时间。

978-7-111-39221-7-Chapter06-20.jpg

图6-20 高宝Cortina无墨键短墨路系统

1—胶皮滚筒 2—印版滚筒(可进行温度控制) 3—自动换版装置 4、9—传墨辊 5、8—匀墨辊(窜动) 6、7—靠版墨辊 10—网纹辊(可进行温度控制) 11—供墨管 12—刮墨刀 13—刮墨刀开关 14—有墨泵的墨斗 15—清洗装置

978-7-111-39221-7-Chapter06-21.jpg

图6-21 新型输墨装置的应用

a)机组式胶印机 b)卫星式胶印机 c)B-B式胶印机

1—网纹墨斗辊 2—墨斗 3—刮墨刀 4—着墨橡皮辊 5—印版滚筒 6—胶皮滚筒 7—压印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