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4  滚折式折页机

14.6.4 滚折式折页机

滚折式折页机是使用最多的折页机,也是形式最多,结构最复杂的折页机。书刊和商业卷筒纸胶印机,全部采用滚折式折页机。报纸折页采用滚折式折页机的也越来越多。一台折页机的折页滚筒数量,是根据折页方式和折页要求确定的。滚筒数量由2~5个不等,前三个滚筒的直径比常用1∶1∶2;1∶2∶2;2∶3∶2;2∶3∶3;2∶5∶5等。其发展趋势是速度越高,滚筒直径越大。

1.滚折式折页原理

滚折式折页原理如图14-32所示。经过纵折的纸带或折帖,由扎针1带着进入折页滚筒。当折刀与夹板相遇时,扎针1缩回,弹性折刀4将纸带或折帖顶入夹板滚筒的夹板中,活动夹板10由凸轮滚子8控制,向固定夹板7靠近,待活动夹板10和固定夹板7将纸张夹紧时,折刀4由于滚筒转动而抽出,横折完成。由夹板带着折帖继续前进,进入下一个折页。

这种利用折刀和夹板相互配合,在滚动过程中完成折页,称为滚折。扎针和夹板的动作均由凸轮控制。

2.报纸折页两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

两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只有在报纸卷筒纸胶印机上使用,只能折八开折帖。例如上海高斯生产的SSC报纸卷筒纸胶印机,就配备滚筒直径比为1∶2的两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其结构和折页原理,与图14-33所示的三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前两个滚筒相同。

3.书刊或书报两用折页三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

滚筒排列不同,各滚筒结构也有所不同,但原理相同。现以图14-33所示的书刊,或书报两用三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为例说明。此折页机的折页滚筒直径比1∶1∶2。可以折八开、十六开和三十二开双联。这是能完成三种基本折页开本,结构最简单和滚筒数量最少的滚折式折页机。

978-7-111-39221-7-Chapter14-32.jpg

图14-32 滚折式折页原理

1—扎针 2—摆臂 3—滚子 4—折刀 5—压簧 6—折刀滚筒 7—固定夹板 8—滚子 9—连杆 10—活动夹板 11—夹板滚筒 12—折帖

978-7-111-39221-7-Chapter14-33.jpg

图14-33 三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

1—三角板 2—导纸辊 3—紧纸辊 4—出页机构 5—十六开折页机构(砍刀) 6—折页台 7—输送带 8—八开和三十二开花滚筒 9—二折滚筒 10—一折滚筒 11—裁切滚筒 12—折页辊 13—十六开花滚筒 14—十六开输送带

(1)滚筒结构

1)裁切滚筒。裁切滚筒的作用是,与一折滚筒配合,完成纸带的裁切及第一横折,将纸带折成八开折贴,交给一折滚筒。

裁切滚筒是单倍径滚筒,结构如图14-34所示。按着裁切滚筒的两个作用,裁切滚筒设有一套折刀15、一套裁刀7,以及一套扎针8等机构。

978-7-111-39221-7-Chapter14-34.jpg

图14-34 裁切滚筒

1—齿轮 2—滚轮 3—凸轮 4—刀座 5、17、21—弹簧 6—裁刀夹 7—裁刀 8—扎针 9—扎针杆 10—摆杆 11、22—螺钉 12—调节螺栓 13—螺母 14、16—折刀夹 15—折刀 18—弹簧杆 19—连杆 20—定位螺钉

扎针高低调整,应保证伸出时能扎住纸带(一般高出滚筒表面7mm),缩回时要低于滚筒表面。扎针伸缩时间的调整,可以调整凸轮3的位置。

折刀刀刃应与滚筒中心线平行。折缝歪斜或需要改变折缝位置时,可以调整调整螺栓12。用专用拨辊插入调整螺栓12的小孔中,转动调整螺栓,即可改变折刀的位置。折缝歪斜时,调整折刀一端的调整螺栓12。需要改变折缝位置时,调整折刀两端的调整螺栓12即可。

2)一折滚筒

①作用

a)与裁切滚筒相配合,将纸带切断。

b)由裁切滚筒的折刀和一折滚筒的夹板相配合,进行第一横折(八开)。八开折帖由一折滚筒传给二折滚筒,由二折滚筒传至十六开折页机构,进行十六开折页或送出。

c)由一折滚筒的折刀和二折滚筒的夹板配合,完成三十二开双联折页。

②结构。一折滚筒是单倍径滚筒,结构如图14-35所示。一折滚筒上配置刀垫9、夹板6和7、折刀8各一套。

978-7-111-39221-7-Chapter14-35.jpg

图14-35 一折滚筒

1—齿轮2—凸轮 3—滚轮 4—摆杆 5—夹板轴 6—夹板 7—固定夹板 8—折刀 9—刀垫 10—刀垫体

③调整

a)折刀调整与裁切滚筒的折刀调整完全相同。

b)夹板开闭时间调整,通过调整凸轮2的周向位置。

c)凸轮2的更换。折十六开和折三十二开双联,因为夹板打开时间不同,需要更换凸轮2。

3)二折滚筒

①作用

a)与一折滚筒配合完成三十二开双联折页,并将三十二开双联折帖传送到花滚筒上,经输送带送出机外。

b)传送折帖。用钩子将一折滚筒上折好的八开折帖接过来,并靠护纸导板帮助,送到花滚筒上,经输送带送出机外;也可靠抢纸牙帮助,传送到十六开折页台上。

c)将三十二开折帖输送到花滚筒上,经输送带送出机外。

②结构。二折滚筒是双倍径滚筒,结构如图14-36所示。二折滚筒上装有两套夹板机构及两套叼纸牙。

③调整

a)夹板开闭时间调整,通过调整凸轮4的周向位置。

978-7-111-39221-7-Chapter14-36.jpg

图14-36 二折滚筒

1—齿轮 2—叼纸牙 3—连杆 4—双联凸轮 5—叼纸牙凸轮 6、14—滚轮 7—弹簧 8—叼纸牙轴 9—支座 10—弹簧 11—连杆 12—夹板 13—夹板轴 15—夹条 16—牙垫 17—压簧 18—叼纸牙轴 19—支架

b)叼纸牙开闭时间调整,通过调整叼纸牙凸轮5的周向位置。方法是松开叼纸牙凸轮5上的固定螺钉,利用其长孔移动凸轮位置,待叼纸牙开闭时间调合适后,再将固定螺钉拧紧。

c)不同开本折页二折滚筒的调整。图5-36中齿轮1为一个齿圈,它通过垫圈和螺钉与轮毂相连。如图5-36所示,二折滚筒上的叼纸牙2和夹板12位置相差约45°。在折八开或十六开时,二折滚筒上的叼纸牙2,要转到水平位置的左边(见图5-33),从一折滚筒的夹板中接过八开折帖,送入十六开折页装置或送入输送带。如果折三十二开双联时,二折滚筒上的夹板12,要转到水平位置的左边,与一折滚筒的折刀配合完成折页。两者位置约差45°。因此,在两种开本变换时,二折滚筒必须转动约45°。变换折页开本的调整方法,是松开轮毂上的螺钉,转动滚筒体和轮毂,而齿圈不动;待转到合适位置以后,将轮毂上的螺钉拧紧就行了。

(2)折页

1)八开折页过程。如图14-33所示,纸带经三角板1纵折后,进入折页滚筒,裁切滚筒11的扎针扎住纸带,顺时针转动,大约转动1/2周,裁切滚筒11的折刀转到水平位置的右边,与一折滚筒10的夹板配合,完成第一横折(八开折页);同时扎针缩回,由一折滚筒夹板带着折帖反时针转动,待裁切滚筒裁刀转到右边水平线时,裁刀与一折滚筒刀垫配合,完成纸带裁切;扎针扎住后面的纸带,顺时针转动,开始新的循环。

2)八开折帖输出(图14-33)。八开折帖由一折滚筒夹板带着反时针转动,当转到水平位置右边时,与二折滚筒9的叼纸牙相遇,一折滚筒夹板松开,二折滚筒的叼纸牙把折帖叼住,八开折帖由二折滚筒的叼纸牙带着,从二折滚筒右侧输出。

3)十六开折页(图14-33)。八开折帖由二折滚筒9的叼纸牙带着,转到二折滚筒9的垂直中心线上方时,叼纸牙松开,出页机构4的输送带把折帖输送到十六开折页台6上,由十六开折页机构(砍刀)5完成十六开折页。十六开折帖落入花滚筒13,由输送带14输出。

4)三十二开双联折页(图14-33)。八开折帖由一折滚筒10的夹板带着转动,直至夹板转到一折滚筒10的垂直中心线上方时,一折滚筒10的折刀转到水平位置右边,与二折滚筒9的夹板相遇,两者配合完成三十二开双联折页。三十二开双联折帖由二折滚筒的夹板带着从右边输出。

4.报纸折页用三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

图14-37所示是典型报纸卷筒纸胶印机折页机,只能完成八开折页。目前报纸在向小型化发展,有的要求折十六开折页。图14-37a是带十六开折页;图14-37b是不带十六开折页的报纸卷筒纸胶印机用三滚筒折页机,目前仍然应用广泛。现以图14-37b为例说明,折页机滚筒直径比为2∶3∶2。

978-7-111-39221-7-Chapter14-37.jpg

图14-37 典型报纸卷筒纸胶印机折页机

a)COMET2∶3∶3折页机 b)UNISET2∶3∶2折页机

1—裁切滚筒 2—传页滚筒 3—一折滚筒 4—花滚筒 5—十六开折页装置

(1)滚筒结构

1)裁切滚筒。如图14-37b所示,裁切滚筒1的作用是与传页滚筒2上的刀垫配合,完成纸带的裁切。其结构如图14-38所示。因其为双倍径滚筒,所以裁切滚筒1上有两套裁刀。

根据工艺要求,裁切滚筒有以下调整。

978-7-111-39221-7-Chapter14-38.jpg

图14-38 UNISET2∶3∶2折页机裁切滚筒结构

1—裁刀 2—裁切滚筒 3—轴承 4—齿轮 5—刀架 6—调节螺杆 7—刻度表 8—螺钉

①裁刀高度调整,应以保证将纸带裁断为宜。

②裁刀位置调整。有时折页工艺要求,在双张(帖)折页时,要求外面的折帖略长于里面的折帖。这就需要调整裁刀的位置。调整方法一般是调整裁刀架5侧面的垫板条位置。

③裁刀与刀垫位置调整,必须保证裁刀与传页滚筒上刀垫相对位置准确。特别是刀垫为钢制刀槽时,要保证绝对准确。调整方法是以传页滚筒刀垫槽为基准,调整裁刀的位置。具体调整方法是,松开裁切滚筒端面固定齿轮和齿轮座的四个螺钉8,拧动连接齿轮和齿轮座的调节螺杆6,在裁刀与刀垫槽对准后,把螺钉8紧固即可。调节量由刻度表7指示。

2)传页滚筒。传页滚筒是三个滚筒中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的一个滚筒。结构如图14-8所示。因其为三倍径滚筒,所以传页滚筒上有三套刀垫、三套扎针、三套折刀。

①传页滚筒的功能

a)刀垫与裁切滚筒裁刀配合,完成纸带裁切。

b)扎针扎住纸带并随其转动,将纸带包缠在滚筒表面,并可以完成存页功能。

c)与一折滚筒夹板配合,完成横折。

②传页滚筒的调整

a)扎针高低调整。保证伸出可以扎住纸带,缩回低于滚筒表面。

b)横折折缝位置调整,见14.4.2节。

c)存页与不存页调整,见14.4.4节。

d)扎针伸缩时间调整,见14.4.5节。

e)滚筒直径调整,见14.4.6节。

3)一折滚筒。一折滚筒在报纸折页机中常称为折页滚筒。一折滚筒为双倍径滚筒。所以一折滚筒有两套夹板。其结构如图14-39所示。一折滚筒的功能很简单,就是与传页滚筒配合,完成纸带经三角板纵折的横折,形成八开折帖报纸,并把折帖送入花滚筒。由输送带送出(见图14-37)。

978-7-111-39221-7-Chapter14-39.jpg

图14-39 UNISET2∶3∶2折页机一折滚筒结构

1—齿轮 2—轴承 3—滚筒体 4、8—夹板 5—滚子 6—扭簧 7—夹板轴 9—偏心销轴

根据报纸印刷工艺和折页要求,一折滚筒有如下两种调整:

①调整活动夹板张开度和夹紧力。每份报纸的版数(张数)不同,而且往往差别很大,所以,要根据报纸版数多少(即印张多少),调整活动夹板张开的程度和夹紧力大小。调整方法是,调整滚筒侧面活动夹板轴座旁边的偏心销轴9,改变活动夹板轴座与固定夹板的距离,即改变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的角度。从而调整活动夹板张开度和夹紧力。

②夹板打开时间的调整。在有十六开折页的报纸折页机中,折十六开折帖和折八开折帖,要求一折滚筒夹板打开的时间不同。因此,要调整夹板打开的时间。调整方法是调整控制夹板打开时间的凸轮的位置。

(2)折页 如图14-37b所示,经过三角板纵折的纸带,进入折页滚筒,由传页滚筒2的扎针带着纸带顺时针转动,当传页滚筒2的刀垫和裁切滚筒1的裁刀相遇时,两者配合将纸带裁断。裁断的纸带由传页滚筒2的扎针带着继续顺时针转动,当传页滚筒2的折刀与一折滚筒的夹板相遇时,两者配合完成横折(八开折页)。

完成横折的折帖,如图14-37a所示,由一折滚筒3带着反时针转动。如果要进行十六开折页,则一折滚筒3的夹板带着八开折帖,转到垂直上方附近时夹板打开,由一折滚筒上方的输送带,将折帖输送到十六开折页装置进行十六开折页。如果不进行十六开折页,则一折滚筒3的夹板,带着八开折帖转到左边水平位置附近时夹板打开,由一折滚筒左边的输送带把折帖输送到花滚筒4内,由下方输送带把八开折帖输出。

5.四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

书刊和商业卷筒纸胶印机的折页机,采用四滚筒的折页机很多。图14-40所示为四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其滚筒直径比有1∶2∶2∶1,1∶2∶2∶2,2∶2∶2∶2,2∶2∶2∶1,1∶3∶3∶2等多种。

(1)滚筒结构 图14-40(1)和图14-40(2)的不同在于二折滚筒4的位置不同。因为二折滚筒的位置不同,所以一折滚筒3、二折滚筒4的结构和第二横折的方式也不同。但两种四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的裁切滚筒1和传页滚筒2的结构相同。

978-7-111-39221-7-Chapter14-40.jpg

图14-40 四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

1—裁切滚筒 2—传页滚筒 3—折滚筒 4—二折滚筒

1)裁切滚筒。无论是图14-40(1)和图14-40(2)所示的裁切滚筒1,其作用、结构基本与报纸折页用三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的裁切滚筒相同。裁切滚筒1上裁刀数量与直径成正比,即单倍径滚筒为一套,双倍径滚筒为两套,三倍径滚筒为三套。

2)传页滚筒。无论是图14-40(1)和图14-40(2)所示的传页滚筒2,其作用、结构基本与报纸折页用三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的传页滚筒相同。传页滚筒2上的刀垫、扎针、折刀数量与直径成正比,即单倍径滚筒为刀垫、扎针、折刀各一套,双倍径滚筒为刀垫、扎针、折刀各两套,三倍径滚筒为刀垫、扎针、折刀各三套。

书刊和商业折页有时是不需要存页(双张)折页的。因此,在不需要存页(双张)的折页机上,应该取消存页的有关结构和功能。

3)一折滚筒。一折滚筒3的作用是:配合传页滚筒2完成第一横折;配合二折滚筒4完成第二横折;在进行十六开折页时,由相关机构配合,把八开折帖输送到十六开折页装置;在不进行十六开折页时,由相关机构配合,把八开折帖输送到花滚筒,然后输出。

由于二折滚筒的位置不同,引起第二横折的折页方式不同。因此,一折滚筒的结构也不相同。

①二折滚筒4在上方时[见图14-40(1)]的一折滚筒。一折滚筒3上只有分别进行第一、第二横折的夹板。夹板数量与二折滚筒4的直径成正比,即单倍径滚筒为第一、第二横折的夹板各一套,双倍径滚筒为第一、第二横折的夹板各两套,三倍径滚筒为第一、第二横折的夹板各三套。

②二折滚筒4在下方时[见图14-40(2)]的一折滚筒。一折滚筒3上有配合传页滚筒2进行第一横折的夹板,有与二折滚筒4的夹板配合进行第二横折的折刀。夹板和折刀的数量与一折滚筒3的直径成正比,即单倍径滚筒为夹板和折刀各一套,双倍径滚筒为夹板和折刀各两套,三倍径滚筒为夹板和折刀各三套。

4)二折滚筒

①在上方时的二折滚筒4[见图14-40(1)],其折滚筒上有从一折滚筒3上叼取八开折帖的叼纸牙机构(结构见图14-36),有与一折滚筒3的夹板配合进行第二横折的折刀。叼纸牙机构和折刀的数量与二折滚筒4的直径成正比,即单倍径滚筒为叼纸牙和折刀各一套,双倍径滚筒为叼纸牙和折刀各两套,三倍径滚筒为叼纸牙和折刀各三套。

②在下方时的二折滚筒4[见图14-40(2)],其滚筒上只有与一折滚筒折刀配合进行第二横折的夹板。夹板数量与二折滚筒直径成正比,即单倍径滚筒为一套夹板,双倍径滚筒为两套夹板,三倍径滚筒为三套夹板。

(2)折页 四滚筒滚折式折页机的八开折页方法,与报纸折页用三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完全相同。这里只介绍三十二双联折页。

①二折滚筒4在上方时[见图14-40(1)]的三十二双联折页。已经折好的八开折帖,由一折滚筒3的夹板带着反时针转动,当夹板转到一折和二折滚筒中心线上时,一折滚筒3的夹板和二折滚筒4的叼纸牙相遇,这时夹板打开,叼纸牙闭合,八开折帖交给二折滚筒4的叼纸牙,由二折滚筒叼纸牙带着顺时针转动;当二折滚筒4的折刀与一折滚筒3的夹板相遇时,两者配合完成第二横折(三十二双联折页)。第二横折由一折滚筒3的夹板带着反时针转动,当夹板转到左侧水平位置附近时,夹板打开,三十二双联折帖掉入花滚筒输出。

②二折滚筒4在下方时[见图14-40(2)]的三十二双联折页。已经折好的八开折帖,由一折滚筒3的夹板带着反时针转动,当一折滚筒折刀和二折滚筒夹板相遇,两者配合完成第二横折(三十二双联折页)。第二横折由二折滚筒4的夹板带着顺时针转动,当夹板转到右侧水平位置附近时,夹板打开,三十二双联折帖掉入花滚筒输出。

(3)四滚筒型折页机两种排列对比 由以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如图14-40(1)所示的二折滚筒在上边的排列,第二横折时,八开折帖需要由一折滚筒3转交给二折滚筒4,然后才能进行第二横折,工序复杂,多一次交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图14-40(2)所示的二折滚筒4在下边的排列,第二横折时,八开折帖不需要交接而直接进行第二横折,工序简单,少一次交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因此,如图14-40(2)所示的二折滚筒在下边的排列,更有利于高速折页。

6.五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

五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的典型结构见图14-10。它由裁切滚筒、传页滚筒、一折滚筒、二折滚筒及存页滚筒组成。

对比图14-10和图14-40(1),可以发现五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只是增加了一个单独的存页滚筒10,其余基本上完全相同。

为了满足存页(双张)折页需要,可以使传页滚筒具有存页功能(见图14-8),也可以单独增加存页滚筒。图14-10所示的五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就是单独增加了存页滚筒10。存页滚筒10的结构、功能及调整见14.4.4节。

五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的结构、功能和折页方式,见四滚筒型滚折式折页机有关内容(14.7.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