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水膜传水润湿装置
水膜传水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连续传水的润湿装置。目前广泛应用单张纸和卷筒纸胶印机。水膜传水连续润湿装置给水均匀,克服了往复摆动传水的缺点;但印版上纸毛及油墨易传到水斗里。
1.卷筒纸胶印机水膜传水连续润湿装置
卷筒纸胶印机水膜传水连续润湿装置采用四辊式,其典型结构如图7-4所示。其中,传水辊4与水斗辊5和窜水辊3的间隙可调。调整传水辊4与水斗辊5的间隙,以调整水量大小;调整传水辊4与窜水辊3的间隙,以及窜水辊3和着水辊2的压力,可以调整水的均匀性。着水辊2与印版压力,应大于着水辊2与窜水辊3的压力。
传水辊4与水斗辊5和窜水辊3的间隙调整机构如图7-5所示。传水辊7通过连杆3与窜水辊1相连。在窜水辊上有一个偏心套2,通过转动偏心套的位置,即可调整传水辊7与窜水辊1的中心距,从而调整传水辊7与窜水辊1的间隙。间隙调好后,将偏心套的位置锁死,再调整传水辊7与水斗辊8的间隙。方法是转动螺母5,拉杆6即可上下移动,因而使传水辊7与水斗辊8的间隙得到调整。固定轴4是一个可以在墙板上转动的轴,所以在调整传水辊7和窜水辊1及水斗辊8的间隙时,拉杆6可以绕固定轴转动,保证传水辊7和窜水辊1的压力,以及传水辊7和水斗辊8间隙调整的顺利进行。
图7-4 水膜传水润湿装置
1—印版滚筒 2—着水辊 3—窜水辊 4—传水辊 5—水斗辊 6—水斗
图7-5水膜传水传水辊调整
1—窜水辊 2—偏心套 3—连杆 4—固定轴 5—螺母 6—拉杆 7—传水辊 8—水斗辊
整个版面的给水量调整:一是调整水斗辊8的转速;二是调整传水辊7和水斗辊8的间隙,以及传水辊7和窜水辊1的间隙。轴向局部水量的调整可以通过调整传水辊7上的压水条来调整。
水膜传水连续润湿装置在卷筒纸胶印机上得到广泛应用。图7-6是商业卷筒纸胶印机水膜传水连续润湿装置的典型结构。从图7-6可以看出,着水方式,有的应用单独的着水辊着水,如图7-6a、d所示;有的应用单独着水辊和第一根着墨辊着墨水,如图7-6b、c所示。
图7-6 商业卷筒纸胶印机水膜传水连续润湿装置
a)曼罗兰POLYMAN机 b)曼罗兰ROTOMAN机 c)高宝215机 d)M-600机
2.单张纸胶印机水膜传水连续润湿装置
水膜传水连续润湿装置同样广泛应用于单张纸胶印机。图7-7示出海德堡Alcolor连续酒精润湿装置。
图7-7 海德堡Alcolor连续酒精润湿装置
a)非工作状态 b)预润湿状态 c)润湿状态
1—水斗辊 2—窜水辊 3—着水辊 4—计量辊 5—中间辊 6—第一根着墨辊
(1)组成和工作原理 连续酒精润湿装置的组成如图7-7a所示。水斗辊1和着水辊3均为橡胶辊;计量辊4和窜水辊2是镀铬辊;中间辊5是尼龙辊。该连续酒精润湿装置还设有吹风杆(图中未画出),其作用是在连续润湿装置工作时,向墨辊吹风,将墨辊上多余的润版液挥发。
水斗辊1由单独电动机直接驱动,其转速根据需要可在中央控制台调整。计量辊4由水斗辊1通过齿轮带动,因此计量辊4的转速始终与水斗辊1同步。水量大小决定于水斗辊转速,以及水斗辊与计量辊的间隙。着水辊3和窜水辊2由印版滚筒带动。着水辊3的转速略快于计量辊4,两辊接触把水膜拉长变薄,而后上到印版上。中间辊5根据需要,可以合上也可以脱开。合上时,拉长变薄的润版液通过中间辊5渗入第一根着墨辊6的油墨内,实现水墨平衡,着墨辊合压后向印版上水。
(2)三种状态 连续酒精润湿装置根据需要,可以调整辊3、4、5的位置,形成非工作状态、预润湿状态和润湿(工作)状态。
1)非工作状态。非印刷时的状态如图7-7a所示。计量辊4与着水辊3分开,着水辊3和着墨辊6与印版脱离,中间辊5与着水辊3、第一根着墨辊6分开。
2)预润湿状态。正式印刷前,需要先对印版进行润湿,并为了使油墨在墨辊上快速达到水墨平衡,润湿装置需要进入预润湿状态。预润湿状态如图7-7b所示。计量辊4与着水辊3接触传水,着水辊3与印版和窜水辊接触,中间辊5与着水辊3、第一根着墨辊6接触,开始预润湿印版和第一根着墨辊。润版液通过着水辊3传到印版上,并通过中间辊5进入第一根着墨辊,使其达到水墨平衡。
3)润湿(工作)状态。预润湿完成之后,开始印刷,润湿装置也进入润湿状态,即工作状态。润湿(工作)状态如图7-7c所示。润湿(工作)状态与预润湿状态的不同,是着墨辊6合墨,着水辊3和着墨辊6都处于工作状态,即给印版上水、上墨。由于经过预润湿,水、墨在印版上很快达到平衡。
(3)特点 连续酒精润湿装置比间歇润湿装置有明显的优势:
1)润湿印版均匀性大幅提高,水量调整灵敏性高,更适合高速度、高质量印刷。
2)取消了绒布套,使用成本降低,免去了更换麻烦。
3)水膜调整要求严,调整难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