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心身型心理障碍的症状
2025年08月10日
2.3.1 心身型心理障碍的症状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一组发病、发展、转化和防治均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并伴有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学变化的躯体疾病。它不同于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例如肺炎、骨折、烧伤等,也不同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疾病,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等。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分的那些疾病。例如,高血压症可能有明显的家族病史,即遗传相关因素,也可能就是由于生理上动脉病变而造成的,但是人们的生活状况,特别是紧张刺激和饮食习惯也会对高血压症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的复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心理应激增强,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心身疾病“异军突起”,几乎占人类疾病总数的50%~80%。一般来说,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能患心身疾病,但是那些与情绪的联系特别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和泌尿生殖等几个器官系统更易于患这种疾病。
属于心身疾病类的疾病有三千余种,常见的有心血管系统的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病与愤怒、严重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及过分好动、好斗、易激动等性格特点有关。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病虽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其中社会心理应激、紧张、受挫都具有临床意义。消化系统的消化性溃疡与精神紧张有关早已为人所知,生理试验也得到证实。又如内分泌系统的肥胖症、神经性厌食、糖尿病,泌尿生殖系统的阳痿、早泄,神经系统的偏头痛,皮肤科的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均属心身疾病,皆不可忽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