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 培养学习毅力

8.3.3 培养学习毅力

毅力的心理前提是恒心,恒心和毅力相辅相成。恒心是指方向明确的持久性和恒定性心理品质;毅力则指不惧怕困难并勇于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品质。二者共同形成人的坚韧、顽强、执着进取和承受挫折的品质。大学生只有具备恒心和毅力,才能使其成才活动持续积淀而不会轻易被困难、挫折中断。缺乏恒心与毅力的人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毅力欠缺的人经不起挫折,惧怕困难,均不能真正成才。自控力是指人的自主性心理品质和行为品质,表现为不受不利因素干扰,不为一时情感冲动,依据意志和意愿驾驭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有自控力的大学生在成才活动中善于控制情绪、约束言行、指挥行动,去做自己应做之事,不做自己不应做之事,始终追求既定目标。自控力弱的大学生其成才活动常因放任自己、随心所欲,应做之事未做而不应做之事又无法控制,事后总后悔不迭。大学生恒心毅力与自控力是成才监控系统中的意志调节系统,是大学生实现成才目标必不可少的基本保证,直接关系到成才活动的有效性和价值。这是因为即使有了再好的成才目标,如缺少恒心毅力和自控力,成才最终也会成为泡影。因此,大学生成才心理品质中的恒心毅力与自控力颇受大学生关注。

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评价高于心理测验的结果,自控力的自我评价和测验结果都高于恒心毅力。大学生恒心毅力与自控力的自我评价与心理测验结果二者相比,自我评价高于测验结果,比较符合大学生自我期望较高,自我评价偏优的心理特点,而自控力优于恒心毅力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现实性。一般说来大学生自制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在同龄人群中应该是比较优秀的,恒心毅力也要优于同年龄人群,但恒心毅力相对于自控力,就大学生自身而言,则略显逊色,这是因恒心毅力的培养难度大,水平提高更需功夫。从大学生对恒心毅力与自控力的现状与优化目标的评定上,还可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这些方面的现状不够满意,而改变现状,优化恒心毅力与自控力的愿望十分迫切,自信心比较大。研究发现,大学生恒心毅力与自控力水平随年龄增长得到一定程度的同步发展。在对自己行为的调节上,理智性调节高于情绪性调节,通常在面临重大问题、有压力时,自我控制和调节水平提高。受过专门训练或生活中经历过困难、挫折的大学生,在恒心毅力和自控力方面都较其他大学生优秀。一般情况下,优秀学生与落后学生在恒心毅力和自控力上,优秀学生明显偏高。

大学生要培养恒心毅力与自控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准成员,其行为已不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行为的积极性,要靠恒心毅力与自控力,而最终表现为他面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动机斗争的结果,责任感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结果。其次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意志的锻炼在于持续地做。劳动特别是艰苦的、沉重的劳动就是一种不从兴趣出发、不存在直接吸引力但有实际意义的行动。这种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吃苦精神进而形成坚强意志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后要加强自身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意识。恒心毅力与自控力显示出人的共同社会规范和道德面貌,展示着人的生活道路。在许多场合,借助于恒心毅力与自控力,人才意识到他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和命运。因此,加强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意识,是恒心毅力与自控力优化的关键。

【注释】

[1]武传伟,吴翌琳.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压力关系调查分析[J/OL].调研世界,https://doi.org/10.13778/j. cnki.11-3705/c.2018.12.004.

[2]Freudenberger H J.Staff burn-out [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1):159-165.

[3]Pines A,Aronson E,Kafry.Burnout: rom Tedium to personal growth[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1(1):160-169.

[4]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1):54-58.

[5]余丽.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8):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