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大学生自我管理问题的成因[30]
根据问卷调研结果的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当内外渗透作用下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暴露无遗。如今,我国大学生群体多为90后青年,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创新能力,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势与效能,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比较重视人际关系的管理,有较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乐于助人、有一定的责任担当。与此同时,他们在自我管理方面的问题亦非常突出,虽有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但在自我调控与自我激励方面明显不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认知他人的能力;主流价值取向虽积极向上,但具体价值标准偏于浅显层面,认知与行为脱节;目标与职业规划模糊,缺乏目标管理意识;不能合理利用、有效管理时间,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缺乏应有的自控力。造成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低下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在此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四个角度来分析当今大学生自我管理欠缺的原因。
(1)社会多元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西方文化以锐不可挡之势进入我国。文化冲突的尖锐,价值观念的变化,道德失范的加剧,使青年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系列难以化解的矛盾,不知所措甚至无所适从。在这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以及行为规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面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矛盾、经济价值和道义价值矛盾、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矛盾等选择时,他们往往会只在意当下、着眼于现实利益,出现个人利益至上、拜金主义严重等价值倾向。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加速了西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渗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上网用户中21~35岁的占8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3%。这就是说,我国目前网民绝大多数是大学生,他们是网络中一个最活跃的群体。[31]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交锋中,不少青年大学生盲目追捧西方文化、学习西方思想观念、欢度西方民俗节日,致使不少学生以奢侈浪费、攀比炫富、崇尚空谈为炫耀的资本;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新媒体主力军的青年大学生,也不断受网络中的色情、暴力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诸如盗窃、抢劫、强奸等严重犯罪行为。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元文化的冲击、新媒体的虚拟不可控是当今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的重要外部因素。
(2)学校自我管理教育的滞后
首先,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长期处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教育模式,他们已经习惯了老师的谆谆教导、亲力亲为,凡事习惯听命于老师的调遣,对于老师的话视为金科玉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保姆式的管理让学生们极少思考行为的对错真伪,使得他们缺乏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进入大学后,摆脱了以前管理的束缚,面对相对自由的环境,缺少了教师的严格监管,不少学生放任自由,自我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其次,中国传统的教育一直以应试为主,以升学为目标,对于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重视不够,近些年虽提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但现实依然是维持“升学率高则一俊遮百丑”的状况,从进入校园起,便进入了“重分数、升学,轻能力、素质”的怪圈。
再次,学校给学生提供的锻炼平台少。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空间。学生们的重点仅在于知识的学习、考试的成绩,而往往忽视对于个人素质的提升,学生大多认为参与实践活动、担任班级干部就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殊不知人的能力特别是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恰恰需要这些实践锻炼、责任担当。
(3)家庭自我管理教育的缺失
如果说家庭教育是孩子终身教育的主题,那么父母便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养成、行为习惯。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让孩子更好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做人。然而在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忽略了培养孩子“四会”的能力。当今大学生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于子女的宠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凡是能帮子女做的父母均一一代劳,殊不知孩子自我能力的培养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全然泯灭,对于父母的过分依赖使得孩子无法真正独立。
另一方面,父母的教育观念落后也是导致当今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重要原因。不少父母把自己未达成的心愿强加于子女身上,希望在子女身上能够实现,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力求孩子达到“驯服听话、考试高分”的标准,无情地剥夺孩子爱玩的天性、交友的空间,在这样的高压管理态势下孩子往往逆反心理严重,或者急功近利倾向显著,如此的管理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为了躲避父母的监视,便出现了一种称为“火星文”的网络语言,以此来保护个人隐私。由此可见,干涉型、溺爱型、过分保护型的家庭教育均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将日渐低下。
(4)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动性不足
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由于失去了高考的指挥棒,缺少了老师家长的束缚,瞬间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大学生活变得无目标无方向,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面对大学高速的学习进度,不少学生缺乏努力的动力;面对大学的集体生活,不少学生过分自我而被大家孤立;面对大量的闲暇时间,不懂得合理利用任时间流逝;面对网络的巨大吸引力,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大学里对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缺乏能动性的学生,将会由于新环境的不适应、理想与现实差距悬殊而感到孤独抑郁;对于集体生活的同学不接纳、自己的威慑力不如想象中那般大而倍感失落沮丧;缺乏生活的独立性、总担心自己不如别人而处于紧张焦虑之中;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周围人与事又不太满意而感到空虚倦怠。这一系列负面情绪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生活陷入盲目之中,大学四年碌碌无为,究其原因,仍然是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