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启迪性

3.3.3 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启迪性

德鲁克自我管理的哲学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可以说有一脉相通之处,都是期冀从人生观、价值观角度管理与发展自我;从充分地了解自我、发现自我优势出发培养有责任担当、有历史使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以衡量个人贡献大小作为评价其社会价值的标准。德鲁克的自我管理思想更是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与借鉴经验,可以弥补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很多不足。本章将重点探讨德鲁克自我管理哲学思想给大学生自我管理提供的新视角、新方法。

(1)充分了解自我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告诉我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不能忽略内因的重要作用。大学生通过对自我的充分了解,才能逐渐完善自我意识,并通过自我意识建树主体意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包括主动性、自主性、理智性、创造性,只有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有效激发,大学生才更加能够、愿意并乐于投入自我管理之中。”[39] 扬长避短,自我优化。德鲁克在自我管理思想中首先提出的就是弄清“我是谁”“我的优势是什么”的问题。大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也要从充分地了解自我入手,了解自我要做到了解自身的长处、了解自我的归属、了解自我的目标。

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告诉我们:“人们只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能靠短处创造绩效,更不用说靠根本就不存在的能力创造绩效了。”[40] 这说明德鲁克非常重视“我的优势是什么”这一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好自我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其中就包括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特别是发现自身优点和长处,因为只有从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出发,扬长避短,才能够把工作做好。换句话说,只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一个人如果不能按照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就注定了此生业绩平庸。德鲁克提出反馈分析法让我们了解自身长处,这一方法前文中已具体阐述,在我们做决策、采取措施前,先把希望看到的结果写下来,在之后的一年中,将实际结果与预期进行对比,这种简单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坚持两三年时间,就能显示出个人的优点与缺点。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可以采用反馈分析法,逐渐发现自己不具有的优势和不能涉足的领域,集中精力发挥个人的优势所在,并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增强个人优势,同时明确什么是不要做的事情,在改进弱点上,可以尽可能少地浪费精力。

归属可以理解为归附从属,了解自己的归属实际上就是德鲁克所谓的“我属于哪里”的问题。德鲁克认为,大多数人无法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做出自己属于哪里的决定,但随着对自己优势的了解,知道自己的做事方式,认识自己的价值观,此时便可以决定自己所属的位置,更确切地说,应该能够决定不属于哪里。[41]大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平步青云,明确自己的归属亦非常重要。德鲁克曾经是伦敦一家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这是令很多人都艳羡的职位,但他清楚这不是他的归属,于是毅然决然地辞去了银行的工作,找寻自己的真正归属——管理学领域,这也是德鲁克成就卓越人生的法宝。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也要明确个人归属,如果清楚自己进入大型组织无法发挥个人作用,那即便有机会进入,也要勇于说“不”。

拿破仑曾经说过:“凡事都要有统一和决断,因此成功不站在自信的一方,而站在有计划的一方。”[42]目标是进行自我管理的动力,目标是激发个人潜能的助推器。大学生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就,预先设立目标必不可少。一个平衡和谐的人生目标系统,包括个人发展、事业经济、兴趣爱好、和谐关系。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要围绕以上四个方面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长远目标是自己日后整个人生努力的方向,也就是梦想。近期目标是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应达到的目标。大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可以从实现小目标开始,为自己每天制定一个日计划。每天,在清晨或是夜晚写下自己的日计划,并且检查前一天所完成的情况,对比与周计划的吻合程度。累计一个月后,检查已做的事情是否与月计划相吻合,以此类推,检查季度计划完成情况,每年又将所做的事情与人生目标比对看是否相吻合。在每一个目标达成后,给予自己应有的奖励,同时并不满足现状,相信下一次目标的实现会更好。

(2)要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负责”与其说是一个管理哲学观念,不如说更是一个伦理学观念,是自我道德、自我伦理在自我管理上的体现。德鲁克说过“重视自己的责任,我们就能够更加看重自己。这既不是虚荣也不是骄傲,而是自尊和自信。”[43]大学生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不要为自己找任何理由,一定要学会有效的自我管理。因为,能对我们职业发展负责任的,也只有我们自己!大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就要确立合理的价值观念、懂得自己应该贡献什么、为自己的成长负起责任。

自我管理是“通过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我协调与自我控制等过程,实现个体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的行为,包括自我学习管理、自我时间管理、自我行为管理和自我心理管理”。[44]价值观是一个人的人生追求,是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的导航。价值观是人生理想和经验的过滤器,它决定了什么对我们而言是最重要的,什么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我们最看重和最珍惜的,什么是不屑一顾的。当我们知晓自己的价值观念,那就要让自己的价值观念尽量与组织匹配,共命运才有希望同发展。德鲁克说,“组织必须有自己的价值观,而组织的成员也是如此。为了能够在组织中发挥效能,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必须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容,但不必相同。两者的价值观必须紧密相关,从而能够共存。否则,组织的成员就会有挫折感,而且会缺乏成效。”[45]要树立合理的价值观,德鲁克教授我们使用“镜像检验法”,当我们每天早晨照镜子时,希望看到镜子里是什么类型的人。人生快乐的源泉是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过日子,我们的幸福指数取决于所作所为是否偏离了自己的信念。大学生选择工作是为了有更多的学习发展空间,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与金钱,抑或是为了面对挑战、发挥个人潜能,也许还是为了享有更多闲暇时间、娱乐身心等,价值取向不同人生选择就会各异,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大学生确立合理的价值观念,首先要明确自己以什么为重心,明确人生的真正追求。

德鲁克曾经说过,“讲究效能的人必然注重贡献。”“注重贡献的人会把自己的注意力从自己的专业、涉及面狭窄的技能和本部门转向整体业绩和外部世界——产生成果的唯一场合。”[46] 简言之,一个人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个人领域,而要着眼于整个企业的发展,立足长远;能放眼于贡献的人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与其共事的其他人的视野,从侧面让他们也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不断自问:“我所做的贡献能否对我任职组织的业绩和成果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47] 能注重个人贡献、对结果负责的人,才能够为组织的整体发展肩负责任,即便入职时职位很低,终究一日会跻身于高级管理者的行列;而只注重过程、过分强调自己对下属的权利的人,终有被他人取代的一天。大学生若能自问“我能贡献什么”,就说明他们有意识挖掘在工作中尚未利用的潜能;若做不到自问“我能贡献什么”,那工作中势必会将目标定位很低,甚至出现定错目标的情况。注重贡献本身就是催人上进的强大力量,大学生想拥有美好前程,必须懂得自己应该贡献什么,并尽心尽职有效地工作。

德鲁克在《个人的管理》一书中不止一次提到对自己负责任,“个人,尤其是有知识的人,倘若想要保持自己的效能,并且不断成长、进取,那么就应该对自己的发展和职业定位负责。”[48] “个人发展的责任应该成为自我发展的责任。个人职业定位的责任应该成为自我职业定位的责任。”[49]“你只能使自己富有成效,而无法使别人富有成效。你对自己供职的非营利性组织的首要责任,就是保证为组织——也为你自己——做出最大的贡献。”[50]德鲁克强调对自己负责的理念对当今大学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大学生有且只能由自己定位自我发展和职业定位的责任,任何人无法替代之。大学生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起责任,首先要回答以下问题:我目前需要承担哪些责任?我现在能胜任哪些工作?我又需要积累哪些经验,掌握哪些知识与本领?[51]在个人基本明晰了以上问题之后,便可以根据个人长处、能力和绩效的外部评价做出决策。对于大学生而言,自我发展意味着既增长才干又增长个人价值;重视自己的责任,就预示着能够更加重视自己。当大学生具备了强烈的责任感,并懂得对自己的成长负起责任,那离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3)提高自我管理效能

依据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提高自我管理效能,是人类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改造的过程,也是人类获得自身解放的过程。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自我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大学生无论是当下处于学校中还是将来步入社会里,他们成长过程中最困难、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真正地学会管理自己,还需要切实提高自我管理效能。根据德鲁克自我管理的哲学思想,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效能,要从学习如何学习、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和做人生有效的决策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学习如何学习。要帮助大学生“学习如何学习”,首先需要明确应该“如何学习”。德鲁克说过“学习有开始的时候,但却永无止境。”“学习的最大好处不在于学到新的东西,而是把我们已经会做的事做得更好。”[52] 知识经济时代,要想成为强者,更需要不断的学习,那应该如何学习呢?汇总德鲁克自我管理的思想,笔者将如何学习的途径分为: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效管理时间、培养学习创新精神、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提到“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人通过记大量笔记学习,有人通过让别人倾听自己说话进行学习,有人通过写作学习,有人边做事边学习。”[53] 可见,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那究竟哪一种学习方式适合自己,这需要大学生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总结发现并继承下去。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才能提升职业竞争力。德鲁克说过“所有讲究效能的人士都会对时间管理常抓不懈。他们不但会坚持做不间断的记录,定期对自己的日程安排进行分析,而且会根据自己对可酌情支配时间的判断,自己规定重要工作的最后完成期限。”[54] 德鲁克的理念启示我们,要有效地管理时间,首先需要知道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这通过对时间的记录可实现;对记录的时间去向定期分析,消除浪费时间的因素;对时间进行整合,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意义、最有贡献的重要任务上。大学生现阶段进行时间管理,可以重点采用“日清管理法”,属于当天的目标和计划,决不允许拖到第二天完成,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大学生学会学习,要从有效的管理时间做起,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在《个人的管理》中,德鲁克告诉我们“创新是无法复制的,也不能传授和学习。”[55] 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生命力,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所以大学生想要使自己永葆才华、富有竞争力,那必然要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也是为了创新。不少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局限,习惯于按照书上的框框、别人的模式、过去的套路行事,平日里不敢想、害怕做、不敢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青年大学生的发展。“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56] 大学生要想卓越、成就出彩人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必不可少。创新源于生活中的细致观察、点滴发现,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可以经常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随时记录创新的灵感,换一种角度看问题。当今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处于时代前沿的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网络的强大诱惑。德鲁克的《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一书在10多年前就预见了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同时精准而深刻地提出了互联网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冲击。互联网凭借其虚拟性、即时性、交互性等优点契合了大学生的需求,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认知、道德情感、行为习惯。大学生面对互联网要发挥其优势,善于从网上学习,同时增强自护意识。

第二,卓有成效的沟通。德鲁克在《个人的管理》一书中告诉我们卓有成效的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沟通的4个基本原理。他说:“如今,我们更加关心沟通,也就是说,更加希望与别人交流,并且大量使用沟通手段。”他告诉我们有效沟通要遵循以下4个原理:沟通就是感知;沟通就是期望;沟通需要一定的条件;沟通不同于信息传递。[57] 沟通是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沟通并不仅仅靠语言来表达,还需要表情、手势、眼神等肢体语言的辅助。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过:“一个会交流沟通的人,你会发现他在语言上没有太多的话语,但他的几句话就能说到人的心里去,让人感觉很舒服。”可见,良好的沟通是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合理渠道、是获得别人理解与支持的有效方式、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所在,大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效能,也要重视沟通的作用和方式。大学生如何做到有效沟通?有效沟通的关键一是有效表达,有效的表达就是在合适的时间、适宜的场合通过有效的信息发送方式,将准确的沟通内容传递给沟通的对象,以上五方面因素都必须兼顾到。有效沟通的关键二是用心倾听,用心倾听要做到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思想与感受;用心倾听要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全神贯注地听,并保持视线接触;用心倾听要让对方知道你在听,同时给予适当的回应。有效沟通的关键三是积极反馈,反馈要针对对方的需求,可以是正面反馈,抑或是建设性反馈,反馈要就事论事,不伤害对方的人格尊严。大学生谨记以上三点法宝,才能在领导、同事、下属间游刃有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有效的人生决策。在《个人的管理》中,德鲁克详细讲述了有效决策,“讲究效能的人士不会同时进行多项决策,而是集中精力于重要的决策。”“讲究效能的人心里明白什么时候决策应该基于原则,什么时候决策要讲究实际价值和实用效果。”[58] 德鲁克关于有效决策的理论对青年大学生很是受用,大学生应该养成善于思考、理性选择的习惯。古人推崇“凡事谋定而后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谋”就是我们说的科学的决策。大学生若要提高决策的精准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充分了解情况,要有一种“我能行”的自信;其次,要反复检查即将要做的决定,尽可能发现不合理的情况;再次,研究前人的行动以及吸取他们成功或失败的教训;从次,要勇于承担全部的责任;最后,要敢于挑战自己的智慧,做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大学生通过潜心学习、悉心积累,在机会出现时果断地做出决策,相信会有一鸣惊人之时。

在此,我们不单单讨论大学生如何在工作中做出有效的决策,更想探讨大学生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决策。人生决策事实上是为了达到人生目标,从两个或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最合适方案的判断过程,也可以理解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成功是大学生人生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做有效的人生决策,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要厘清以下问题:一是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这是大学生获得动力的源泉;二是,我最擅长的是什么,这是最大程度发挥个人空间的优势领域;三是环境允许我做什么,这是抓住职场机会必须考虑的外部条件;四是社会需要什么,这是与时俱进、不被社会淘汰的必要抉择;五是我需要什么,这是实现内心深处职业锚的真实需求;六是结果如何,人需要不断审视、适时调整职业规划。大学生做出有效的人生决策,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才能够在问题出现时不会感到迷惘和困惑,才能够做出属于自己心灵的决策。

【注释】

[1]李宁.德鲁克自我管理哲学思想及其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启迪[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5.

[2]赵曙明,杜鹏程.德鲁克管理思想评价与研究:一个会议综述[J].经济管理, 2010(2):174-180.

[3]李宁.德鲁克自我管理哲学思想及其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启迪[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5.

[4]Long, James D, Gaynor P, Erwin A, 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management to academic motivation, study efficiency, academic satisfaction, and grade point average among prospective education majors [J]. Psychology: A Journal of Human Behavior, 1994(1):22-30.

[5]Barry J. Zimmerman. Self-Regulating academic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The emergence of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990(2):173-201.

[6]Charles B Handy. The Handy guide to the gurus of management [M].London: Penguin Business,1996:42-46.

[7]李宁.德鲁克自我管理哲学思想及其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启迪[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5.

[8][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3,17.

[9]周菲.德鲁克管理哲学思想述评[J].辽宁大学学报,1997(4):95.

[10][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3.

[11][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珍藏版)[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42.

[12][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珍藏版)[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44.

[13][美]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M].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81.

[14][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珍藏版)[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62.

[15][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珍藏版)[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64.

[16][美]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M].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55-165.

[17][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7.

[18][美]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M].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47-254.

[19][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管理大师谈创新实务与策略[M].张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4.

[20][美]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M].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51.

[21][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齐若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目录.

[22][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珍藏版)[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66.

[23]李宁.德鲁克自我管理哲学思想及其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启迪[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5.

[24]Malachy Bishop, Michael P. Frain, Molly K.Tschopp. Self- management,perceived control, and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in multiple sclerosis[J].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 2008(1):45-56.

[25]宋振杰.自我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46-152.

[26][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管理者(珍藏版)[M].许是祥,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5.

[27]宋振杰.自我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9.

[28]Kreman AM, Block J. The roots of ego control in young adulthood: links with parenting in early childhood [J]. Journal of Personall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4):1062-1067.

[29]李宁.德鲁克自我管理哲学思想及其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启迪[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5.

[30]李宁.德鲁克自我管理哲学思想及其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启迪[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5.

[31]李宁.浅谈以网络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175.

[32]李宁.德鲁克自我管理哲学思想及其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启迪[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5.

[3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7:167.

[3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64.

[3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0:507.

[36]冯军.管理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

[37]齐善鸿. 精神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67-68.

[38][美]埃里希·弗罗姆.生命之歌[M].王大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18.

[39]陈大勇.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自我管理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53.

[40][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珍藏版)[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64.

[41][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珍藏版)[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57.

[42]宋振杰.自我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6.

[43][美]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M].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82.

[44]王玉生.德鲁克对人性的洞察及其对社会管理的启示[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78.

[45][美]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M].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52.

[46][美]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M].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09-110.

[47]罗仕国.德鲁克关于知识劳动者的个人管理思想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3(3):142.

[48][美]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M].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39-140.

[49]王玉生.德鲁克对人性的洞察及其对社会管理的启示[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78.

[50][美]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M].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80-281.

[51]罗仕国.德鲁克关于知识劳动者的个人管理思想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3(3):144.

[52][美]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M].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84.

[53][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珍藏版)[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52.

[54][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珍藏版)[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75.

[55][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珍藏版)[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48.

[56]孙建伟, 贾慧灵.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思考和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9.

[57][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珍藏版)[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16-217.

[58][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珍藏版)[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