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客观因素

7.1.2 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客观因素

由于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因而引起大学生挫折的原因也呈现复杂情况,一般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上分析把握。在引起大学生挫折的众多因素中,有相当多是由于客观外界阻碍,大学生不能达到目标,这是引起大学生挫折的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研究提示大学生恶性伤害事件与多种因素存在关联性,其中童年经历(教育因素)、社会支持(环境因素)和人格特征(个体因素)受众多研究者关注。[4][5][6][7]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按照自己的固有规律发展着。人们一方面不可能穷尽对自然界所有事物的认识,另一方面,即使认识了也不能绝对地征服自然。因此作为每一个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的人,必然会遇到由自然因素所引起的种种挫折。例如,自然灾害(台风、地震、酷热、洪水)以及由于自然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疾病、事故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无法克服的客观的因素。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大学生而言,自然环境因素都可能是引起他们挫折的因素。某高校一名二年级大学生,其人生道路展现一片光明时,却患上了严重的肝萎缩而影响学业和个人社会发展,无疑是遭遇重大挫折。一名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十分节俭地花着父母为他积攒的每一分钱时,忽闻家中亲人不幸或遭遇天灾,这对他同样也是重大挫折。

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甚至风俗习惯等等,都可能是引起大学生挫折的因素。在高校中,某一段时期,一些大学生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上的世界观的改造,受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影响,结果出现了思想偏差,走了一点弯路,这是政治因素引起的挫折。在高校学习的一些大学生,他们或者来自老少边穷地区,或者父母下岗,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冲击,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这是经济因素引起的挫折。此外,大学生生活的校园内的种种因素,也可能是导致大学生挫折的直接原因。例如,有的大学生就读的大学不尽如人意,有的大学生学习生活与理想中的相差甚远,都可能产生挫折感。这些大学生往往把大学想象成世外桃源,似乎校园里应是鲜花四季、环境优雅,老教授风度翩翩、侃侃而谈,学习轻松愉快、生活舒舒服服。但来到学校后,在他们的眼里是教学设备落后、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当、管理方法不妥、娱乐条件缺乏等。大学生活似乎只是日复一日的“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无限循环,有些大学生感到枯燥、无聊、孤独、空虚,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