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7]
研究德鲁克的管理哲学的思想体系,就要从他的愿景破题,因为他是从社会的全局观和人类的整体观切入的。德鲁克一生怀有“对人类终极的关怀”以实现“自由而有功能的社会”的愿景,他投入毕生的心血坚持做“对的事情”。德鲁克以冷静而孤僻的旁观者身份,加上开明而务实的保守性格,通过他“管理的哲学思想”,提出一套“简单、清晰、具体、可操作的经营理论”,德鲁克的思想理念既务实又充分重视人的诉求,系统且有条理地来贯彻落实“自由而有功能的社会”目标。通过仔细研读德鲁克的作品,耐心品味其中的思想,现将德鲁克管理哲学思想分三部分阐述。
第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本体论。德鲁克的人本管理思想贯穿于他多部著作中,重视人的作用、关注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的管理本体论思想。德鲁克人本管理思想的确立,主要归功于两个人的历史贡献:一位是现代组织理论的奠基人切斯特·巴纳德,另一位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亚伯拉罕·马斯洛。德鲁克分析在西方工业革命后,工作和劳动力自身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人的管理”不应当成一个“成本中心”和“问题”来看待,“你雇佣的不是一个人的手,而是整个人。”这是德鲁克引用的一句经典老话,足以证明他对人的能力的肯定。德鲁克说“人是我们最大的资产”,“管理人员必须把同他一起工作的人员看成是他自己的资源。他必须从这些人员中寻求有关他自己的职务的指导。他必须要求这些人员把下述事件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的管理人员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做好自己的工作。”[8]从德鲁克思想发展脉络看,他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学究式研究。从早期关注工人阶层的实际问题,希望组织不要把工人视为机器的延伸,并赋予其身份和地位,到后来他关注企业中的知识劳动价值和知识劳动者的特性,并最终发展了巴纳德和马斯洛的人本思想,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到组织的方方面面。
第二,以自我控制为主的目标管理论。目标管理概念是德鲁克最早明确提出来的,也是他管理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内容是使管理者和职工在有效的自我控制下达到更高的绩效目标。“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可以称为一种管理的哲学,使得劳动者以公众为目标,以更严格、更准确、更有效的内在控制取代外部强制;同时还激励每一位劳动者,不是因为某人要求或劝说他做什么,而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努力。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使得员工在工作中逐渐发现个人的兴趣,并不断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且在员工自我实现的同时也实现了组织的目标。2002年美国总统乔治·W. 布什在授予彼得·德鲁克年度“总统自由勋章”时曾说过,目标管理是德鲁克的三大贡献之一。
第三,以创新为核心的管理实践论。德鲁克管理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实践”,他的研究目的、思想话语和研究方法论都带有强烈的实践性。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9]在德鲁克看来,管理从实践中产生,又以实践为归宿,但实践不是一成不变的,实践过程需要不断地创新。在德鲁克看来,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他强调指出,创新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和社会术语,是当社会、经济及技术方面发生变化时,对于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机会的系统运用。[10]创新是一种精神,同时也是一种行动。创新如果仅局限于观念和制度层面,没有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结果,那创新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可谈。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这也是德鲁克管理哲学中重要的思想之一。
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德鲁克系统阐述了自我管理的思想,其中包括以下方面:我的优势是什么——我如何做事——我属于哪里——我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维系人际关系的责任——你的下半生——并行不悖的事业。[11]笔者总计归纳将自我管理思想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即有效的自我管理与有效地完成任务;有效的自我管理与责任;有效的自我管理与管理实践。
(1)有效的自我管理与有效地完成任务
从德鲁克的角度而言,管理者是否可以管理好别人无法确切地验证,但管理者是完全可以做到自我管理的。做到有效的自我管理,首先需要认清个人优势、明确个人表现方式、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念、清楚自己的归属,这样在工作之中,才能扬长避短、做适合自己的选择,这四点是有效地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
认清个人优势。要管理好自己的先决条件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强项。工作之中,人们往往关注自己的缺点而忽视个人优势,事实上创造绩效的正是靠优势取胜。德鲁克建议使用反馈分析法来认清自己的强项。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关键决策,采取什么关键措施,我们都要写下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9~12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实际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进行对比。[12]在反馈分析持之以恒地坚持一段时间,也许是两三个月,也可能是两三年,人们会逐渐明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
我如何表现。理解自己表现的方式方法也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每个人在表现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理解自己表现的独特方式和方法亦至关重要。简而言之,我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还是一个照本宣科的人。了解自己的表现方式的第二个要点是如何学习,选择擅长的方式进行学习。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念。管理好自己还需要知道“我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一问题,这是一个“镜像检验”问题。当早晨照镜子的时候,我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在组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的价值观必须与组织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如果不完全一致,我们设法与组织的价值观接近,这样才可以与组织和谐共处。否则,不仅仅是个人会遭受严重挫折,想要创造优异的成绩也会非常困难。
了解自己的归属。在回答“我究竟归属哪里”这一问题前,需要先弄清自己的强项、表现和价值观,这实质上是对自我人生目标的管理。工作中需要有合理的计划,当机会来临时,事业的成功也悄然走近,因为个人的优势强项、工作方法以及价值观念是可以尽早发现并不断完善的。知道自己的归属,会更大程度发挥个人的潜能,并使事业逐步走向成功。
(2)有效的自我管理与责任
责任可以理解为个人应尽的义务、应承担的过失。德鲁克在《自我管理》一书中说道“责任是关键。个人发展的最大责任人是个人自己,而不是其上司。”[13]工作之中,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同时也要有维系人际关系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就要学会尊重、包容、善待周围的人与物,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承担自己应付的责任,只有现在对自己负责,才有可能对他人、对社会、为国家负责。
在工作之中,大多数人都需要与他人共事,只有通过与他人合作才能发挥出效率,因此,维系人际关系的责任是有效地自我管理的又一关键所在。德鲁克所说的维系人际关系的责任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我们要发挥出我们应有的效率,我们需要了解与我们共事的人的优势、做事方式和价值观。[14]深入了解同事的优点、表现和价值观,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在工作之中,我们应清楚地知道和我们共事的人,将上述各个要素都思考透彻。其二,要自己管理自己和发挥效率,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承担沟通的责任。[15]在我们清楚自身优点、表现、价值观和所能做出的贡献后,我们必须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工作中我们需要依赖的人以及需要依赖我们的人。在公司里,无论是下属还是上司,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对绩效评估时,也应该考虑对这种责任进行有效评估。
有效的管理者在做决策时,需要对决策的所有相关者承担责任,责任感的产生与其人生观、社会意识以及社会价值观都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些都与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分不开。有效的自我管理会促使管理者主动承担责任,无效的自我管理则很有可能使其推卸责任。
(3)有效的自我管理理论与实践
实践是德鲁克管理学思想的核心,他的研究目的、思想话语和研究方法论都带有强烈的实践性,关于自我管理思想也不例外。在自我管理思想中,管理实践主要从时间管理、创新管理和职业生涯三方面体现。
时间管理。德鲁克认为,讲究效能的知识劳动者并不是从任务着手,而是把安排自己的时间作为切入点;也不是从制定计划开始,而是着手查明自己的时间的实际去处。时间是一种独特的资源,没有人能够借贷、买卖时间,也没有人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时间,时间的供给完全缺乏弹性,无论对时间的需求多大,时间的供给是不会增加的,因此,要善于使用和管理有限的时间。德鲁克说过,时间的使用要通过实践来改善。德鲁克指导我们对时间的管理主要分以下三个流程:对时间的去处进行记录;对时间进行管理;对时间进行整合。[16]
创新管理。创新的本质是能带来新价值的实践,德鲁克认为“创新行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够创造财富。事实上,创新本身创造了资源。”[17]创新是能带来新价值的实践,德鲁克论述了创新的三个前提条件和五“要”、三“不要”原则。[18]三个条件是:(1)创新需要知识、劳动者和独创性三者结合;(2)创新要依靠自己的长处;(3)创新必须紧贴市场和瞄准市场。五“要”原则为:(1)系统、明确的创新要从分析机会开始,找寻“创新机会来源”;(2)走出去多看、多问、多听;(3)创新要简单,用途单一,才能富有成效;(4)开始规模要小,盯住一个特定目标,不要声势浩大;(5)成功的创新其目标就是要取得领先,不求大。[19]三“不要”原则是:(1)不要自作聪明;(2)不要四面出击,一心多用;(3)不要为未来而创新,而要为现在创新。[20]
职业生涯。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德鲁克提出了三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21]这是一个有关职业生涯的话题。德鲁克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工作寿命可以超过组织的寿命。[22]当一个人已经连续工作了20或25年的时候,对现在的职业状况可能会感到厌倦,这将面临中年危机。但事实上还需面对另外15~25年的工作,这一时间段是我们开创第二事业的绝好时机,这可能是我们成为领导者、受人尊敬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自我管理越来越意味着知识劳动者必须及早发展第二事业。在知识社会里,人人都渴望成功,但对于很多人而言,最多是免于失败,因为有成功,就会有失败,因此,找到一个能使自己有所作为、与众不同的第二事业是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