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的合理性
德鲁克自我管理哲学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自由——人类发展的最高追求,渴望自由构成了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在克服旧唯物论和唯心主义片面性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科学的自由观。
首先,自由是人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人不是由于有逃避某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33]人作为自然、社会的存在物,其生命活动无疑要受到自然、社会等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但同时人又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是二者的统一体。
其次,自由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可能趋势。必然性实现的具体形式与途径是各种各样的,它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人只有在必然性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才有自由。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有本身包含着必然性的那种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且,这种自由是真理,是必然性的合乎理性。”[34]
最后,自由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35]因此,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个人要在社会中获得自由,必须坚持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统一,这是人获得自由的必要条件。自我管理作为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人追求自由所具有的自觉和自愿的主体价值,实现了人的权利意识。人的自我管理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学会自我选择、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发挥主体性,实现主体价值。
德鲁克自我管理的思想体现了人的主体价值的实现。管理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它体现了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一种价值追求。“管理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不仅涉及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手段、途径等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关涉人的价值、价值观念、人生意义、对人的认识与理解和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哲学问题,更是关涉每个人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生存、发展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36]自我管理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既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要求,亦是人的主体价值的实现形式。通过自我管理,每个人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并在工作中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自我管理的过程是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的过程,也是全面实现人的主体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