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大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我管理
人们通常按照需要的满足与否,把情绪和情感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前者如轻松愉快、满意、爱慕等,后者如悲伤、绝望、愤怒仇恨、羞耻等,都是人们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其中那些看似只有害处、毫无价值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实际上对人们的身心亦有着一定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例如恐惧、焦虑、愤怒等情绪,往往是一种“危险”“注意”的信号,警示个体高度警觉,同时机体产生巨大的能量,以帮助人们避开或逃脱危险的情境,它是一种个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机制。因此,凡是由内外刺激引起的适当情绪反应,无论它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对人体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缺乏任何一种,情绪和情感体验都是不完整的。
健康的情绪是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而言,情绪的目的性恰当、反应适度,不带有幼稚的、冲动的特征,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就是情绪健康的标准。对大学生来说,情绪健康具体表现为:情绪的基调是积极、乐观、愉快、稳定的,对不良情绪具有自我调控能力,情绪反应适度;高级的社会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绪和情感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是情绪主宰健康。大学生若能经常保持心情愉快、舒畅、开朗乐观,则人体免疫功能活跃旺盛,可减少疾病感染的机会,有益健康。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中国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笑一笑、十年少”,就是说愉快乐观的情绪和情感可以延缓衰老、增进健康。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不仅可以促进生理健康,更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情绪和情感发展健康、良好的大学生往往对生活充满热爱,对自己充满自信,好奇心和求知欲浓厚,思维活跃,富于创造性,爱好广泛,行为积极主动,乐于交往,并能与人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友好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学习、工作效率,激发潜能,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