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位论文

六、学位论文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综合反映,是其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修养的全面体现,也是授予其学位的重要依据。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直接体现了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制订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和标准是构建完善的硕士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在要求。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综合改革试点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对论文形式进行改革,正确把握学位论文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是学位论文的主要形式。专业学位从学术学位中分离以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应用研究,是专业学位采用的主要学位论文形式。若单一以应用研究为专业学位硕士的学位论文形式,是不利于引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着眼于长远的职业发展,立足于实践,针对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研究的。不同的职业背景,不同的专业学位类别,应可采用不同的学位论文形式和标准,每种形式所涉及的研究问题可以多样化,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以综合化,学位论文工作应能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有职业或未来职业提供专业支持。多种多样的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对解决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单一的问题,引导专业硕士生面向实际开展研究,具有积极意义。[77]

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各专业学位类别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制订的牵头部门,在指导、协调专业学位论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开展研究,制订并提出了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5种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在此基础上,一些省市和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按以下两种方式制订专业学位论文不同形式及标准。

一是针对一种学位类别制订其相应的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以上海市为代表。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于2011年6月到2012年1月开展了上海市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通过项目招标申报、专家评审立项等程序,确定了复旦大学等10所高校作为牵头单位研制了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上海市从某种专业学位类别出发,根据该专业学位类别的特点给出合适的学位论文形式及评价指标体系。如前所述,上海市已研制了法律硕士等36个学位类别的学位论文形式及评价指标体系。[78]

二是给出一种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及其所适用的学位类别。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西安交通大学整体考虑学校所有专业学位授权点,拉通全部专业学位类别,确定几种适合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明确某种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所适用的学位类别。西安交通大学根据各学院提出的初步意见,组织多次专家讨论,最终确定6种不同形式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标准,分别是调研报告、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一种学位论文形式适用于一个或多个学位类别,比如调研报告适用于工程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

重庆大学根据自身办学特点,探索制订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和标准。由于重庆大学专业学位类型分布广泛,根据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订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的初步统计,适用于各种学位类别的学位论文形式达到40余种。为此,重庆大学在制订专业学位形式及标准时,按照既体现硕士层次硕士论文水平,又体现各学位类别的特性;既突出专业学位特别要求的实践性,又兼顾研究生所需要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学术性要求的原则,采用了针对每个学位类别或领域,给出结合学院自身办学特色的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的方式。学校制订的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包含以下内容:一是概念界定,对该种论文形式的详细说明,给出概念性的界定,以区别于其他论文形式;二是内容要求,对该种论文形式的研究内容的具体要求,对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进行详细说明,给出论文的结构和格式要求;三是论文形式的质量评价指标,从选题与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成果、撰写与规范性等几个方面拟订一级、二级评价指标,给出评价要素及权重。综合评价的结论,如等级区分及各等级的分值。特殊的学位论文形式,如艺术硕士的创作作品,还需特别地加以详细说明。[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