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应用示范
“互联网+会计”教育综合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系统设计,整体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互联网+会计”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了MPAcc 从招生、培养、学位到就业的协同,为研究生建立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就业导向和职业发展路径。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部门,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和IT 管理部门的运营管理、信息管理、商业分析等岗位成为MPAcc 研究生就业的新型目标岗位,并深受企事业单位欢迎。例如,学生可以到IT 企业就业,从事会计信息化相关咨询和实施工作,建立ERP 实施顾问→咨询顾问→客户主管的职业发展新型路径。学生可以从事Oracle EBS、用友等ERP 实施咨询工作,为企业提供流程管理咨询服务,帮助改进财务流程;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制订实施方案,保证用户ERP 系统上线使用,提供日常业务支持等。也可以从事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实施咨询,进行财务共享业务调研、详细方案设计、共享迁移等工作,确保集团企业各项管控要求在财务共享中心的落地,协助制订共享相关系统的信息化规划、实施方案及计划,各项系统优化方案的落地等。
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好,使学校MPAcc专业学位近年研究生招生的报录比均为8∶1以上。去重庆理工大学学习云会计、“大数据+会计”“人工智能+会计”,已成为考生选择报考重庆理工大学MPAcc的重要因素。
基于重庆理工大学的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在2018年10月全国会计专业学位教指委发布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考性培养方案》中,重庆理工大学共有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大数据与财务决策、机器学习与财务智能等8门“互联网+会计”特色课程入选全国MPAcc参考性培养方案限选课程。
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建设了大数据智能化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推进了研究生的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为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研究生参与软件分析设计,联合申请了软件著作权6项。研究生参与的“基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内部控制财务云平台研发与产业化”成果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学校“基于协同育人的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与实践”改革成果也因此获得了2017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校作为“互联网+会计”MPAcc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牵头发起了“互联网+会计”教育综合改革合作计划,初步建立了由全国140余所高校,1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6家出版社参与建设的中国“互联网+会计”教育综合改革合作联盟。
通过聚焦核心能力,形成了重庆理工大学独具特色的“互联网+会计”MPAcc 培养模式。教育部网站2018年3月19日报道了重庆理工大学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培养“互联网+会计”复合型高级财会人才,通过招收计算机等专业背景优质生源,建设“互联网+会计”课程体系,打造“互联网+会计”实践基地,形成了具有示范作用的“互联网+会计”的MPAcc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