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体育新闻教育的初创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确立,特别是国际奥委会宣布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我国的体育事业开始走向世界并初步形成奥运战略。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共夺得15枚金牌,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冲出亚洲,登上世界体育舞台,在国际上确立了体育大国的地位。随着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国人备受鼓舞并掀起体育热潮。
这一时期体育报刊业的发展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中央和各省市综合性日报、党报陆续成立体育部,开辟体育版和体育专栏;1980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部成立。198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部成立,体育报道已经成为广电新闻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部分省市级电视台在1980—1986年成立体育部,开办体育节目。1984年1月,新华社成立与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等重要业务部门并列的体育部,把体育新闻列入重点发稿项目,统发对内、对外的体育稿件。我国体育新闻传媒与体育新闻教育获得了更大的生机,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伴随着体育参与、体育观赏人群的快速增加和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大众传媒通过对体育信息的选择、加工、反映和重建,产生了一种以体育赛事活动为文本,以体育信息为传播内容,以文字、图像、音响、色彩等系统符号为形式的新的体育新闻传播形态。为适应这种体育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上海体育学院审时度势,为满足媒体对体育新闻专门人才的需求,于1985年率先创办体育新闻教育。上海体育学院尝试从1983级本科生中选拔了1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采用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培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新闻业务强化训练。功夫不负苦心人,这16名学生毕业时便受到了上海电视台、南京日报社等全国多家媒体的欢迎和认可。
试验班开局之良好,效果之显著,让所有为体育新闻教育默默耕耘的学人信心倍增,也引起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1987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国家体委组织专家在西安进行专业论证,一致认可上海体育学院这一创举。同年,上海体育学院获准从体育教育专业的新生中选拔12人,开办了本科四年制体育新闻专业试点班,同时确定新增设体育新闻专业,从1989年开始,正式在全国招收体育新闻专业本科学生,这标志着我国体育新闻教育事业从这里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