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师范院校新闻传播院系专业设置情况
师范院校开展新闻传播教育,最早主要是新闻学教育;但是随着传媒产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无法阻挡的历史趋势,它使传媒生态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传统的媒介结构和资源格局不断被破坏,新闻与广告融合、事实与观点融合、纪实与虚构融合,新媒体与老媒体融合、素材和成品融合。在激烈竞争的媒介市场中,那些内容活泼、形式生动、包装精美的传播内容,更容易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美国很多高校纷纷将新闻学院更名为传媒学院(如2008年4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经过大学委员会的批准,正式将新闻学院更名为传媒学院),新闻传播教育更加侧重于培养适合于媒介融合的人才。暨南大学谭天主张,应“把‘新闻学与传播学’改为‘传播学与传媒学’。这样既兼顾学术与应用,也拓展内涵与外延”[3]。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师范院校的新闻传播院系设置的新闻类、传播类、传媒类的专业覆盖文学和艺术学等好几个门类,专业设置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1.师范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分布情况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简称《目录》)是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系设置的专业主要覆盖文学和艺术学两大门类。《目录》中文学门类下设新闻传播学类(0503)一级学科,它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5个专业,在特设专业中新闻传播学类下新设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两个新专业。《目录》艺术学门类下有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1303)、美术学类、设计学类5个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类有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10个本科专业;在设计学类下面包含数字媒体艺术;美术学类下面包含摄影专业。在特设专业部分戏剧与影视学类又新设了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目前全国有88家师范院校开设了新闻类、传播类、传媒类专业,为了简化统计工作,这里选择《2015中国师范类大学排行榜》前40位作为对象,考察师范院校新闻传播院系专业设置情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沿用师范大学排行榜目的不是排序,而是为统计专业设置情况找到一个视角。因为排行榜前40位基本囊括了带“大学”的师范院校,所以前40个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状况足以体现师范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现状(见表2-9)。
表2-9 师范院校新闻传播院系专业设置一览表
续表
续表
在表2-9中,排行榜前40名中首都师范大学(9位)、新疆师范大学(27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36位)没有相关专业,杭州师范大学(22位)在文化与创意学院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从该表统计数据来看,师范院校新闻传媒类专业数量排序依次是广播电视编导(22)、新闻学(19)、播音与主持(19)、广播电视学(17)、广告学(17)、编辑出版学(10)、网络与新媒体(8)、动画(7)、数字媒体艺术(5)、戏剧影视文学(4)、影视摄影与制作(4)和摄影(3)。这里是从“以新闻传播学为主”的院系着手对相关专业进行统计,如果从艺术学、影视艺术为主体来统计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艺术门类下的相关专业还会增加。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设有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学等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设有播音与主持专业等。
2.师范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创办历程
1918年9月,北京大学政治系开设新闻选修课,即徐宝璜主讲的“新闻学大意”,一般认为这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起源时间点。“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成立报学系,开始了中国高等院校正规的新闻教育。”[4]新中国成立前师范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状况有待考证,但目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已将自己的办学历史追溯到解放前。华东师大传播学院官方网站记载,该院新闻传播教育可追溯到1926年大夏大学创办的报学系和1915年光华大学创办的广告学专业。新中国师范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1979年到1998年、1999年至今。
从现有资料统计来看,天津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进行新闻传播教育的师范院校。1959年天津师范学院受天津市委宣传部委托创办了新闻学专业,1999年天津师范大学在此基础上成立新闻传播学系,2003年建立新闻传播学院。1962年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江苏新闻专科学校被迫停办,相关师资队伍和教学实施并入南京师范学院。后经教育部批准,1964年南京师范学院在政教系招收了第一届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后因种种原因新闻专业一度停办。1977年,经过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新华日报社和南京师范学院的共同努力,新闻专业在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得以恢复招生。1995年南京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从中文系迁出,与电教系合并组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据《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一书记载:“文革”开始后全国新闻院系外迁或停办,“保留下来的有6所,即北京的燕京大学新闻系、上海的暨南大学新闻系、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复旦大学新闻系、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和苏州的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5]。1978年改革开放后师范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重新发展起来:1985年江西师范大学开始新闻传播教育;湖南师范大学1992年创办新闻学专业,2001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1993年在中文系创办编辑出版专业,2003年设立传播学专业;西华师范大学1994年开办新闻学专业,2004年创办播音与主持专业,2006年组建新闻与传播学院。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规模,师范院校新闻传播教育也进入大发展时期。1999年,当年高校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史无前例地达到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1999年,5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每年平均增加10个左右,这是十分正常的。但是2000—2002年,3年间共增加新闻学类专业204个,每年平均增加68个。其中仅2003年一年,就新增加专业点100个。”[6]全国师范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绝大部分是扩招以后才建立起来的,尤其是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更是与新时期的高校扩招和传媒繁荣直接相关。师范院校新闻传播教育通常起源于两个系科:中文系、电教专业(后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一般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播音与主持等专业大多起源于中文系,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等大多起源于教育技术专业。目前还有很多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在文学院(中文系)、教育技术系,或者成立的学院将教育技术与新闻传播统一在一起。师范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大面积覆盖,一方面来自学校走综合化的冲动,另一方面来自生源市场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