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主要活动
第一届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本着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紧紧围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从2011年至今,教指委搭建教学和学术交流平台,成功召开了四次教指委工作会议和一次授权单位全体会议。该委员会确定了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后转发至各培养单位;建立了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首批48所培养单位的通信联络平台,并且编发了《全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工作简报》,汇总了2011年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及录取情况。据提供数据的33所高校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实际录取人数为878人。修订了全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使2012年全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完成了《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的撰写,加强了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制定并完善了案例库的相关制度及案例编写工作,开展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对话”等活动,启动了示范性联合培养基地遴选与宣传推广工作,并完成了首轮新闻与传播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建立全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网站,完善《全国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工作简报》的编发工作,加强信息交流,提升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社会影响。对目前48所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其招生培养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撰写调研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质量。
教指委的下一步工作:
一是要尽快制定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MJC培养单位规模、招生政策、学科建设方向及教学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前瞻、科学的MJC学位教育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同时,教指委还要督促各培养单位制订本校的“MJC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使整个MJC学位教育有一个较长远的布局和较高的起点。
二是要尽快提出完善、科学的培养方案。在MJC专业学位设置论证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初步的MJC培养方案。这个方案对MJC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学习方式、学习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要求。下一步需要对这个培养方案进行深入讨论,积极借鉴国外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面向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进一步完善和修订MJC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三是要建立起规范的工作制度。这次确立的48所培养单位,都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但好的学校,不一定能办好专业学位教育。在师资选聘、教学标准、工作流程、档案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价等方面都要建立起规范的制度。要尽快建立起MJC教指委的议事、决策、组织、运行等制度,规范教指委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明确教指委的权责体系。
四是落实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与培训相结合的思路、通过高校与社会共同办学的途径、通过建立学校与业界的“双导师”机制,来强化师资队伍。会后,教指委必须拿出可行的师资建设指导方案、师资的考核与评价方案,督促各培养单位尽快建立起合格的师资队伍。此外,将继续完善核心课程的大纲和教材编写工作,推进案例库的建设以及案例教学的评优推广,加强师资力量培训。召开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授权点全国教学研讨会。组织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工作,充实案例库,并将优秀案例进行推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