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已开展工作情况
1.举办学术年会
专委会成立后至2016年共举行了五届年会。年会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广告教育领域最高规格的学术研讨活动和交流平台。各届年会简要情况分述如下:
第一届学术年会以“新媒体时代的广告前沿问题研究”为主题,于2010年7月21日至22日在南京与“2010广告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期举办,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到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吴启迪参加会议并讲话。年会共举办了四场学术演讲,这些演讲结合了广告业的前沿学术成果和广告业实践,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会上进行了分组交流,主题分别为“品牌理论与消费行为”、“广告教育及跨文化研究”、“广告媒体与广告创意策划”。与会代表围绕相关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与交流。本次会议反映了广告界的最新学术动态,展示了国内外知名广告企业的最新广告实践,也促进了对广告学教育的探索发展。
第二届学术年会于2012年11月3日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各高校相关专业教师1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范文曜到会致辞。本次学术年会以“创新与诠释”为主题,重点研讨广告产业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广告教育的应对策略;研讨广告教育的新理念,力争在学理上实现新的、经典的阐释;交流各高校广告教育实践教学经验;分享各高校广告教育改革新成果。以分论坛的形式进行了题目为“媒体技术创新引爆产业革命”、“转型环境下的品牌创新与受众研究”、“高校广告教育如何应对与变革”的学术交流。与会者不仅研讨、交流两年来各自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新成果,同时更加充分认识到落实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高等学校所肩负的重任,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广告模式新变化带给广告教育的挑战和机遇,广告教育理念和内容创新的紧迫性,以及面对新形势、适应新变化广告教育教学改革的艰巨性。
第三届学术年会于2013年11月24日在上海大学伟长楼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适逢上海大学开办广告教育专业20周年,上海大学承办了本届年会。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于信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范文曜、上海市广告协会秘书长薛九委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年会主题为“国家广告产业发展机遇与趋势”。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韩国翰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20多位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分别就广告产业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广告产业的结构变化与发展趋势、广告产业发展与广告教育改革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共庆上海大学开办广告教育专业20周年。
第四届学术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广告教育论坛于2014年7月4日至5日在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所高校百余名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和媒介精英共襄盛举,谋划中国广告教育的未来。会议主要围绕“广告专业人才的跨界培养”、“产学研视域下的中国广告教育”和“广告边界与概念的变化之于广告教育”三个议题展开。
第五届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广告教育论坛于2015年12月5日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七十多个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共同参与此次活动。会议主题为“传承·颠覆·升级——中国高等广告教育体系(内容)的完善与重构”。上海奥维斯市场营销服务公司首席创意长林展贤先生以“未来广告从业人员的挑战与通才化教育探讨”、上海大学许正林教授以“近10年来西方广告学术研究的基本走向与主流问题”、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新媒体系马澈副主任以“新媒体专业教育的发展与跨界探索”、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教授以“广告教育的可能性探讨”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围绕“广告教育分论坛:广告教育的困惑与出路”、“新媒体教学分论坛:新媒体的机会与挑战”两个议题展开讨论。广告教育分论坛由山西大学文学院广告系韩志强主任主持,新媒体教学分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副院长张翔教授主持。
2.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2010年11月19日至21日,在深圳大学举办第三届中国广告教育论坛。全国各地的91所院校的130余名专家、学者与教师参加。本届论坛主题是创意产业与广告教育改革。论坛集中探讨了新兴创意媒体产业的发展对传统广告业态的挑战,以及由此带来的广告教育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问题。论坛采用主题发言、论坛研讨以及分组研讨等方式,就中国广告教育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与内地广告界的专家作了专题发言,总结交流各自在广告教育改革方面的经验和案例,如在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精品课程及教材、实验教学体系、国际化教育、教学法、创业教育、师资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与会代表还参观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的巡展。
2011年1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期面向大广赛指导教师的创意策划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41所高校的58名老师参加了培训。通过本次培训,提高指导教师对参赛学生指导方式、方法的创新,加强各地院校之间的交流互通,缩短各赛区参赛作品差距,使边远地区院校教师能吸取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从深层次推动广告教学改革,促进全国广告教育平衡发展。以达到“促进教改、启迪智慧、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2011年11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二期大广赛广告策划案指导教师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20所高校的25名老师参加。本次培训主要针对第四届大广赛“广告策划案”评审过程中与现场提案中看到的成功案例与出现的问题,结合专家的实践经验,重点讲授“广告策划案”的定位、创作、执行、提案等技术问题,及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贯彻的教育思想与指导方法等,使指导教师对“广告策划案”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2年1月,组织了首届全国高校广告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奖活动两年一次。本次共收到各类论文235篇,内容涵盖了广告、传播、品牌营销等研究领域。评出一等奖论文2篇;二等奖论文5篇;三等奖论文8篇;优秀论文10篇。2012年4月22日,在第四届中国广告教育论坛上进行了颁奖仪式,为获奖者们颁发了证书。
2012年4月20日至22日,在广西艺术学院举行第四届中国广告教育论坛。共有87所高校的150多名学者和专业教师到会。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数字媒体时代的广告教育。”论坛集中探讨了数字媒体发展对传统广告业带来的挑战,以及由此带来的广告教育的变革问题,如“应对数字媒体变化的广告课程体系改革”、“媒体整合趋势下的广告教育变革”、“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广告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育人”、“广告教育如何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等问题,并对数字媒体时代下广告教育的走向提出可借鉴的建议。
2014年,组织了“第二届全国高校广告艺术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共收到参评论文81篇。评出一等奖论文2篇;二等奖论文3篇;三等奖论文5篇;优秀论文6篇。2014年11月16日,组委会在第六届大广赛颁奖典礼上为获奖的论文作者颁奖。
2014年3月28日至30日,第三期大广赛指导教师创意策划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4个分赛区80多所高校129名教师参加了培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专委会副理事长倪宁教授出席培训班开学典礼并致辞。这次培训开阔了教师们的学术视野,引发了教师们对新背景、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加深了教师们对大广赛在人才培养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进一步调动了教师们参与大广赛的积极性,并对指导学生参与创作、获得好成绩充满信心。培训班还组织学员们到798艺术区参观。
2014年7月4日至5日,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举办第五届中国广告教育论坛。会议主要围绕“广告专业人才的跨界培养”、“产学研视域下的中国广告教育”、“广告边界与概念的变化之于广告教育”三个议题展开。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和媒介精英共襄盛举,谋划中国广告教育的未来。
2014年12月20日至21日,全国广告学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专题研讨会在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举行。来自15所高校的21位广告教育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就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大广赛与实践教学改革的关系、数字时代的挑战与广告(实践)教育的回应等一系列前沿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刘瑞武秘书长、丁俊杰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金定海教授、人民大学倪宁教授分别以“创意腾飞不断成长——‘大广赛’十年坚守”、“流变与反思:如何看待广告”、“从你开始,激活心智——互动时代的创意发想”、“关于变革时代广告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为题进行讲座。会议还就大广赛获奖作品的创作经验进行经验交流和专题点评。
2015年3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办第四期大广赛指导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国194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国际平面设计大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中国分会主席靳埭强博士以“盗用、借鉴、承传、立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金定海教授以“任性不任意——想象与原创的对话”,梅高(中国)创意咨询机构总裁董立津先生以“广告创意领域的竞争力开发”,刘瑞武秘书长以“激发创新,梦想成真”,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副院长张翔教授以“大广赛广告策划的组织与训练”;大广赛优秀指导教师、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刘秀伟教授以“设计‘奖’道理——我们能带学生走多远”为主题的精彩演讲,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收获颇丰,不仅有理论的提高,眼界的开阔,同时分享到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更是进一步学到了调动学生参赛热情、指导学生创作并获得好成绩的具体方法。
2015年12月5日至6日,在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召开了第六届中国广告教育论坛。来自全国各地70余所高校、150余名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到会。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传承·颠覆·升级——中国高等广告教育体系(内容)的完善与重构”。
2016年3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办第五期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指导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国121所高校173名教师参加。由广告策划、平面、动漫、影视方面的业界专家、知名学者、大广赛资深评委解析广告精品,传递前沿广告创作信息。
3.开展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是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承办的全国高校唯一的文科赛事。也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覆盖高等院校、参与师生人数多、作品水平高的政府赛事,2012年被《京华时报》评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赛事”。
大广赛的形式是:政府指导、学生为主、企业参与、专家评审、专业机构承办;宗旨是促进教改、启迪智慧、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大广赛的特点是:一次参赛、二次评审(作品在各分赛区进行评选,学生的作品可获得分赛区的奖项,按比例提交大广赛组委会进行总评审,评出优秀奖及一、二、三等奖);大广赛的机制是:全国29个分赛区同步进行。大广赛的目标是:办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为中国广告业培养卓越人才。
自2005年至2016年,大广赛已成功举办八届赛事及“2014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专题设计竞赛”。经过多次办赛的积累和探索,大广赛已经成为具有社会公信力、在高校和业界享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的高端专业赛事,是高校广告、艺术设计、传播、营销、公共关系、影视艺术等相关专业成熟、稳定的实践教学平台。
大广赛从2005年的首届至第四届每两年举办一届,为充分发挥赛事对各地高校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促进作用,及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真实题目创作的机会,从2013年第五届开始每年举办一届。
大广赛的成功举办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包括:
(1)顺应了《国家中长期教育重大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理念,对建立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多方协同培养人才机制做出有益的探索。
(2)以竞赛方式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搭建起实践教学平台,推动了广告艺术教育实践教学创新,提高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为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3)全国几千所高校、百万名在校大学生同时进行一项实践教学活动,这是创举,竞赛的成果对各地高校相关专业教学质量是一种科学的、带有竞争性的评价,对其他专业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
(4)通过参与大广赛,增强了各地高校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和执教的能力,带动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整合各地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
(5)大广赛丰富了在校大学生课外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有的放矢,通过参与真实题目创意,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意灵感,加强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进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使人才培养更加接近社会需求。
(6)大广赛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会贯通。大广赛的成果和反映的问题,为高校广告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多方面有价值的依据,对广告艺术等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7)大广赛与企业联系紧密,为高校与企业搭建起交流的桥梁。企业的真实需求进校园、进课堂,使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真实性;行业专家进校园,传播先进的创意理念和新颖的传播手段,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8)行业参与大广赛的评审,能够有机会发现和选拔优秀就职人员,进行人才储备。企业参与大广赛,在为大学生提供真题真做的同时,让品牌走进校园,不仅从大学生的作品中得到启示,也延伸了企业品牌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取得了广告对目标群体精准定位的效果。
(撰稿人 刘瑞武、郑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