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学院介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教育机构,其前身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素有“记者摇篮”之称。
早在1924年,复旦大学开始兴办新闻教育。是年,陈望道提出开创新闻教育事业的建议,时任国文部主任的老报人邵力子开设“新闻学讲座”,聘请新闻界成功之士来学校讲授新闻学知识。1926年9月,国文科更名为中国文学科,科主任刘大白在科内增设新闻学组,并以“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名义对外招生,谢六逸主持新闻学组的教学工作,陈望道和邵力子主持新闻学讲座。
1929年9月,中国文学科经调整分为中文、新闻两个系,新闻系正式成立,与中文系并列并进入其独立发展时期,谢六逸任系主任,提出“期与国外大学新闻学科媲美”的办学目标,聘请原《时报》总编辑、时任《申报》设计部副主任戈公振,《时事新报》编辑周孝庵,《申报》编辑赵君豪等主讲“中国报学史”、“新闻编辑”、“新闻学”等课程。1931年,新闻系创建复新通讯社,作为学生实习机构,每日发稿两次,供上海、江苏、浙江各大报采用。1935年,新闻系举办“世界报纸展览会”,展出33个国家的2000多种报纸,被誉为“中国新闻史上的创举”。1930—1937年间,新闻系与上海新闻界联系密切,被聘为兼任教授的上海新闻界名人有黄天鹏、郭布陶、章先梅、樊仲云、夏奇峰等。
1937年抗战爆发后,复旦大学及其新闻学系面临危急存亡之秋,复旦大学部分师生决然内迁,1937年12月底辗转抵达战时首都重庆,并立即借用位于重庆菜园坝的复旦中学校舍复学。当时,由于日机轰炸,校舍几度被炸毁、几度被迫迁址,其他办学条件也极为恶劣。但是,在复旦大学校友、时任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社社长程沧波等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帮助下,新闻系在劫难中奋进与发展。1938年11月1日,程沧波正式兼任新闻系教授,翌年4月1日正式兼任新闻系主任。此时,著名报人赵敏恒(曾任英国路透社中国分社社长)、胡健中(曾任东南日报社社长、时任中央日报社社长)、刘光炎(时任《中央日报》总编辑)等应聘在新闻系主讲新闻学各门主干课程,刘光炎一度协助程沧波处理日常系务。
1941年9月,陈望道担任代系主任,1942年9月任系主任。陈望道主持系务后,主张民主办学,把“宣扬真理、改革社会”作为办系指导原则,并提出“好学力行”作为系铭。1943年3月1日,新闻系恢复复新通讯社,陈望道自任社长。自1943年秋开始,新闻系举办“新闻晚会”,研究时事、讨论学术,时间上一般安排在周六,自1943年至1946年6月共举办过110次,成为新闻系的一项传统活动。1944年,新闻系为创建新闻馆发起募捐,后建成一座400平方米的“新闻馆”。1945年4月5日,复旦新闻馆举行开馆典礼,与会者600多人,馆门悬挂于右任的题词:“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同日,新闻系第2次“世界报纸展览会”在新闻馆开幕。在重庆时期,在新闻系执教的教授还有曹亨闻、祝秀侠、冯列山、王一之、赵君豪、王文彬等,副教授有王研石、陈伯吹、舒宗侨等。1946年6月,新闻系随同学校一起迁回上海,应聘来新闻系兼任教职的新闻界知名人士有杜绍文、袁伦仁、卜少夫、萧乾、储安平等。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新闻系得到长足发展。上海刚解放时,新闻系留有赵敏恒、曹亨闻、舒宗侨、杜绍文、杨思曾等专任教师和70余名学生。1949年8、9月间,先后停办的暨南大学新闻系和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转入新闻系。1950年7月,陈望道不再担任新闻系主任,上海解放日报社社长恽逸群接任,至1952年3月去职。1950年华东新闻学院停办后,王中、余家宏、杜月邨3位教师于10月调入新闻系任教。1951年9月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停办,学生转入新闻系。1952年9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停办,教师汪英宾、伍必熙和学生44人转入新闻系。至此,新闻系经数度扩展,已成为新中国实力最强的新闻教育机构。1952年10月,王中担任新闻系主任,至1957年7月去职。1956年9月,王中提出“破除迷信、坚定信心、组织力量、调动因素”的办系方针,并撰写《新闻学原理大纲》,就新闻学的一些基本观点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同年,新闻系建立摄影实验室,为国内高等学校最早创办的摄影实验室之一。1956年3月至1957年6月,新闻系创办《新闻学译丛》季刊,郑北渭担任主编,介绍国外新闻学研究的成果和动向,首次将“大众传播”这一概念(译作“群众思想交通”)介绍到国内来。1949—1957年间,上海新闻界知名人士应聘来新闻系主讲课程或讲座的有王芸生、刘时平、冯岗、刘思慕、陆怡、乐静、凌建华、丁柯、宋军、张映吾、秦加林、吴建、王维、苗力沉、邹凡扬等。1957年9月,丁树奇、李龙牧、陆灏调入新闻系工作,丁树奇担任代系主任,1958年3月担任系主任,至1960年7月去职。之后,主持系务工作的有副系主任吕梁、伍必熙、李龙牧等。1961年9月,新闻系招收、培养新闻学研究生,李龙牧任研究生导师,为国内培养新闻学专业研究生之始。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新闻系一度停止招生,教学与科研活动全部中断,至1970年12月开始招收学制为3年的工农兵学员,至1976年10月共招收过6届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