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新闻传播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7.5 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新闻传播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新闻传播的实验条件普遍较差

新闻传播教育是一种软、硬件投入都很大的专业教育,尤其是对强调应用性教育为主的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而言,对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技术师资的要求很高。虽然相对公办大学来说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的收费较高,但真正能用于新闻传播教育的投入相当有限。新闻传播教育是“文科”的观念在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新闻传播教育中同样存在,导致各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争取基本的实验室建设都很困难。近年来媒介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加大了办学的困难,千辛万苦争取到一点资金改善了一点条件,转眼就过时了,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普遍落后于产业领域。有的学院电视设备还停留在模拟时代,甚至连电视台早已不用的设备和技术仍然在教学中使用。学生学到的技术到工作岗位后根本不能使用,用人单位不得不重新培训。

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数量也极为有限,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各校实验室的人均面积非常可怜,实验设备数量的人均拥有量也是个无法言说的数字。尤其是摄影摄像设备、编辑设备、网络设备等,经常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共用一台(套)机器(仪器),一些主动性差的学生基本上得不到上手的机会。有的学校不得不在招生和学生选择专业时提出要求希望学生自备相关的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电脑等,也包括一些价格昂贵的软件。

2.图书资料严重匮乏

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的新闻传播系(院)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主要依靠学校的图书馆。一些专业性强的图书资料无法得到保证,例如一些国外图书、音视频材料和软件,学校图书馆基本上是不会采购的。即使是国内出版或制作的一些图书和资料,也不能保证,如一些价格较高的广告图册、摄影集、正版影视作品等,数量极少。

3.应用型办学特色不够明显,套用综合性公立大学的办学模式

尽管这些学院都强调自己的应用型办学思路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限于强大的传统大学办学理念的影响和一系列相关政策的限制,在许多学院中真正具有实验实训能力的教师在许多涉及个人成长发展问题上面临无法克服的障碍,影响了在实验实训方面的热情和投入。

4.师资队伍不够稳定,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任教师普遍年轻,许多人只是将这份职业作为向更高层次迈进的跳板,如各省在教师评定职称时仍然不分学校性质而将所谓“科研”放在首位,考察的是“项目”、“论文”等所谓的“指标”,这让那些长期在新闻传播第一线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超新闻传播技术的实践实验型教师颇为头疼,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会也不屑于写那些不痛不痒的“论文”,自然也就成为职称晋升的短板,迫使有的教师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而考虑到办学成本等因素,各学院都给教师规定了相当沉重的教学任务,普遍要求在每周课堂教学量12课时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0课时。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无法在所谓的“科研”上投入必要的成本,形成了业务活动中的“短板”。加之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普遍存在的薪资待遇较差和未来的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养老保障的不确定性,使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教师的快速流动呈普遍现象。

5.学生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普遍有“不如重点大学、一本大学”的自卑心理

条件较好的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比较方便地调用母体大学教师或高薪聘请学界、业界的名师大腕开设高水平课程,对学生学习情绪的稳定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有重要作用,而一般的学校师资水平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每年的求职就业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有意无意的学校、学历歧视,同样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有的省级新闻媒体或其他业务单位,明确招人时非“211”以上学生不要,对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是极大的打击。

(撰稿人 段雪雯 段京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