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1 2013年

11.8.1 2013年

2013年,我国新闻教育蓬勃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组织和院校建设不断完善。这一年中,新闻传播教育组织和新闻传播院校召开了许多新闻教育会议,就当年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成果颇丰。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委员会举办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体会议,完成了该年度的热点难点分析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与传播专业委员会召开了常务会议,新闻学分会、传播学分会、广播电视分会等都各自成功举办了年会,讨论了专业内的相关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都召开了与新闻传播教育相关的会议。在新闻传播院校方面,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都在新闻传播教育中走在前列。

1.新闻传播教育组织

1)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是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专家组织,开展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科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

(1)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2013年7月27日,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圆形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等38所高校的39位新一届委员出席会议。该届新闻传播学类教指委主任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担任。

会上,主任委员胡正荣教授部署了教指委2013年的具体工作安排以及未来五年的工作计划。教指委当年的工作重点是研制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研讨2013年度本领域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计划于2013年9月全面启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工作。

在主题讨论环节,会议首先讨论了2013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方案,形成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的总体原则,即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随后,委员会针对2013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计划于2013年11月完成该年度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报告。

(2)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2013年10月17日,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在浙江传媒学院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研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方案。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副司长刘贵芹作了重要讲话:一要认清形势,把握走势。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的新要求、高等教育职能的新变化、“90后”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新闻传播的新期待、教育部机关职能的新转变等。二是要内涵发展,提高质量。随后,委员们汇报了在过节标准拟定前各自的调研情况。

会议召开前,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中国传媒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暨卓越传媒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浙江传媒学院举行。论坛中,孙志刚博士主要从未来新闻业的角度来谈新闻教育。郭中实在演讲中谈到了当今新闻教育遭遇的三个困境,即教师结构分裂、话语分裂和新闻从业人员的心态分裂。强月新教授则把重点放在如何制度化推进实验教学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理念、做法并分享了相关经验。

2)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2013年12月24日,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暨首届MJC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教指委”主任委员孙寿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副司长、教指委委员李宏葵,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处副处长陆敏,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严纯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邵阳以及各教指委委员和全国49所具备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高校的代表。

此次会议对过去三年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作了全面总结。会上,孙寿山指出,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体系、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教育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产学研互动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陆敏在讲话中介绍了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说明了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思路。他表示今后一段时期内要继续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的代表进行了经验汇报,介绍了各自学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情况,与参会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接下来,与会高校被分成两组,各组内的高校以“MJC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2013年11月16日、1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徐州召开。这次会议由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承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120多所高校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以“多元化时代专业新闻教育的方法和路径”为主题,与会专家围绕多元化时代应该培养怎样的新闻人才、多元化时代如何选择专业新闻教育的方法与路径、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建立国际视野等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新闻学分会2013年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

2013年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于11月在重庆大学召开,年会的主题是“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汇聚重庆大学,共同探讨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的相关问题。该届会议围绕传媒与区域治理、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新闻教学与研究、新闻学学科建设等相关议题展开研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彬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杨保军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刘昶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赵振宇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系主任张涛甫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田中阳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韦路教授、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教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马胜荣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主题报告。

作为此次年会的一项特色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还就共同承担的教育部重要人文社科基地重大课题“大众传媒与区域发展”开展了专场讨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有关高校的课题组成员汇报了各自的阶段性成果,确定了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及预期目标。

(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广告学分会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常务理事会。

2013年6月15日,由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河南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办,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常务理事会、河南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2013年年会在河南工业大学莲花街校区举行。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全国广告教育学者共商中国广告教育发展大计。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张金海教授,副会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陈正辉教授等专家参加会议。此次常务理事会由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武汉大学姚曦教授主持。该届年会确定的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的议题是“责任与梦想”。会议还商讨了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的其他相关事宜。

随后,“媒介融合时代河南广告教育发展高峰论坛”举办。张金海会长提出广告学科教育要“坚守专业核心,追踪业界前言”,即既要坚持开设营销学、传播学等核心专业课,又要调整策划、创意、媒体等模块方向课程。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陈刚教授、陈正辉教授也分别发言对河南的广告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广播电视分会2013年年会。

2013年“新媒介环境下广播电视产业转型与传播模式变革”论坛暨中国广播电视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广播电视学与新媒体研究分会”(以下简称“广播电视学与新媒体研究分会”)揭牌,这标志着广播电视学与新媒体共同成为新的研究领域。

此次大会的参会者来自全国高校、媒体、出版社,近百人,创下历年参会人数的最高纪录。广播电视学与新媒体研究分会会长高晓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倪宁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高钢教授,广播电视学与新媒体研究分会副会长孟建、陆地、石长顺、周小普等出席会议。

高钢教授表达了自己的三点希望:一是希望由此次大会建立的交流机制能够推动新一轮课程体系建设;二是希望广大专家学者能够共享教育资源;三是希望对老一辈广播电视教师进行影像记录。高晓虹教授向参会者介绍了新揭牌成立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广播电视学与新媒体研究分会”。

该届年会的举办开旨在构建学界、业界交流的平台,邀请会员和相关学界、业界专家参加研讨,以期加强双方在教育与实践中的及时互动与合作。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3年7月2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三届理事会在北京举行。理事长阎照武教授代表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三届理事会向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增强综合实力发挥基本职能为中国高校公共关系教育作出更大贡献》的工作报告。

与会代表认真讨论和审议后一致认为:五年来专委会的组织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公共关系素质教育教学逐步推进,对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大,学科发展调研咨询建议有所作为,学术交流沟通平台稳健拓展,专业培训更加规范和质量被认可,经费管理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较好地实现了会员代表特别大会确定的发展规划目标,并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六点心得体会和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是理事会及其工作班子不断提升为会员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坚持依法照章民主办会,积极认真履行各项职责的结果;对今后发展规划的建议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任务相一致,适应政府职能转变之后对社会学术团体组织的角色定位、职责调整的新要求,勇于迎接新的挑战,强调依法民主办会观念和提高创新能力,突出该会主要业务,更加重视教育质量和工作实效,将会对专委会的科学发展和发挥应有功能产生建设性的作用。

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7月25日由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是由全国高等学校广告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师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研究广告学、广告教育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团体,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所属的二级分支机构。

该会以研究高校广告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对象,以促进国内高校广告教育的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团体。委员会是高校广告教育学术交流的主渠道。

2013年11月2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上海大学广告教育2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伟长楼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高教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承办。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范文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丁俊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瑞武、上海市广告协会秘书长薛九委、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于信汇等领导出席会议。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韩国翰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及业界的共120多位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共同研讨中国广告产业的挑战与变革、现状与趋势,同时也共庆上海大学开办广告教育20周年。

大会特邀韩国翰林大学金信同教授、北京大学陈刚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金定海教授、复旦大学程士安教授等11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学术演讲。与会代表们分别就“国家广告产业发展机遇与趋势”、“广告产业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广告产业发展与广告教育改革”3个研讨主题进行了讨论。

2.新闻教育院校

1)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3年11月29日下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了“新闻教育发展论坛”。学院领导分别以主持人身份深入5个分会场,与在岗及离退休教职工代表、校友代表、在校学生代表进行座谈。

在各分会场,主持人分别向各位校友简要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和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指出了学院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会人员就培养方案修订、实践教学、人文通识教育、就业指导、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摄影作品商业化模式、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2)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013年7月27日,“国际广告教育论坛暨厦门大学广告教育30年”会议在厦门大学颂恩楼220会议室召开,来自美国,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广告学者汇聚一堂,回顾探讨了中美广告教育的发展历程、业界对广告人才的需求,以及未来广告教育的发展方向。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系陈培爱教授介绍了厦门大学以及中国的广告教育历史、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就未来发展发表自己的见解。来自美国广告教育“摇篮”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传媒学院院长Janet S.Slater教授和广告系主任Michelle R.Nelson博士介绍了美国广告教育的历史,分析了当今国际广告教育的现状,并就广告教育的未来做出展望。奥美广告中华区CEO庄淑芬女士陈述了奥美的人才观。

在圆桌会议上,来自美国,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3位著名广告专家,就广告专业人才应着重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