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机构设置

4.1.5 机构设置

1.教学科研机构

1)新闻传播文献中心

新闻学院目前拥有全国最好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与新闻传播文献中心。新闻学院资料室始建于1955年,后更名为新闻传播文献中心,目前拥有国内最丰富的专业藏书和文献。现有图书资料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摄影、广告、出版与发行、媒介经营与管理、综合性工具书等。特别是,文献中心收藏新中国成立之前报刊3600余种,包括《强学报》、《清议报》、《万国公报》、《京报》(黄皮)等珍贵报刊资料。

2)新闻传播实验中心

实验室一直是新闻学院的重点建设项目。新闻系新闻传播实验中心始建于1955年,初期主要从事新闻摄影教学和实验活动。1990年,新闻学院建立了国内新闻院系第一个激光照排实验室,领一时风气之先。1997年,新闻学院实验室被重新加以整合,更名为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并被列入校级“211工程”建设(第一期)新闻学子项目建设的重点。2002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子项目“新世纪新闻传播学科整合创新工程”获得通过,新闻传播实验中心是该项目的标志性成果。2008年,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11月,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购进一批最新的摄影摄像器材,以适应新时代学生们的要求。

3)《国际新闻界》编辑部

《国际新闻界》(Chinese Journal of Journalism&Communication,CJJC)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新闻传播学综合性学术月刊,刊载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各领域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成果,是新闻传播学科唯一的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之一。《国际新闻界》编辑部是稿件处理单位,也负责期刊的日常运作。

4)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其前身为1986年10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及此后相继成立的现代广告研究中心、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所、港澳台新闻研究所和视听传播研究中心,1999年11月,以现名重新组建,2000年9月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心的办事机构,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营工作。

2.行政办公机构

1)学院办公室

服务范围:学院日常管理工作;国际接待工作;学院财务工作;教室、办公室及其他硬件管理工作;学院各项活动筹备工作及组织工作等。

人员:甘光千、赫剑婷、赵晋、石萌。

2)党团学办公室

服务范围:党务工作;团务工作;学生会管理各项工作;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各级各类先进评选工作等。

人员:刘佳、陆瑶、吴翼翔。

3)教务科

服务范围: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招生、培养、毕业等各项工作;教师教学任务认定与审核工作;学生海外交流各项工作;学院工会工作;科研项目申请与审批工作等。

人员:蒋秋榕、张怡、吕紫爱、刘媛媛、徐雅琴、庄德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