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罗
沂州徐公星,自言夜作阎罗王。州有马生亦然。徐公闻之,访诸其家,问马:“昨夕冥中处分何事?”马言“无他事,但送左萝石升天。天上堕莲花,朵大如屋”云。
本文极短,不过是去当阎王的马公送左萝石升天。相似的内容在王士稹《池北偶谈》笔下是见到左萝石在天帝左右,而在李澄中《艮斋笔记》卷六中,也将其“发酵”为更神奇的神话:左懋第“荣膺”阴间第五殿阎罗!
这一阴司的“委任”,透露了齐鲁人念念不忘这位乡贤的美好情怀。好人死了升天为佛,坏人死了入地做鬼,个中的道理很简单,左懋弟一生为民,遂使许多作者将其升为阎罗仙,直谓“民心不可违”。山东一带是东方蓬莱神话的发祥地,而这位成仙的左萝石为莱阳人,作者将这位人称“明末文天祥”的清官写进《聊斋》,让他成仙,令后人顶礼膜拜、永志不忘。
左懋第(1601—1645),字仲及,号萝石,山东莱阳人。明崇祯三年(1630)乡试考中亚元(第二名),翌年连捷三甲进士。曾任陕西韩城知县。韩城虽敝,名人却很多:这里是司马迁的故乡,有司马迁墓,左懋第撰写《祭司马子长文》,盛赞其丰功伟绩;这里还有苏武墓,左懋第又修缮并撰写《新汉典属国苏子卿墓垣记》,对苏武的节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成为他壮烈殉国的伏笔。他治韩六年,政绩斐然,人们把他和司马迁、苏武、郭子仪、白居易并称为“禹门五贤”。韩城史上先后有十座名人祠,左懋第占了两座,一处为左公祠,一处为萝石祠;韩城名宦祠里供奉着十位先贤,左懋第是其中之一,可见他在韩城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崇高。
明亡,左懋第赴南明弘光朝。清兵破李自成,左受命以兵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身份,与陈洪范等百余人北上与清议和。事未成,放行南归途中至沧州又被囚回京师。顺治二年(1645)严词拒降,被杀于北京菜市口。传世著作有《梅花屋诗抄》一卷、《萝石山房文抄》四卷、《左忠贞公剩稿》四卷。
路大荒说:“南明使节左懋第赴清殉职。《志异》书中写《阎罗》一篇表扬之。”[1]
【注释】
[1]路大荒:《蒲松龄年谱》,齐鲁书社,1980,第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