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女
2025年09月26日
博兴女
博兴民王某,有女及笄。势豪某窥其姿,伺女出,掠去,无知者。至家,逼与淫,女号嘶撑拒,某缢杀之。门外故有深渊,遂以石系尸,沉诸其中。王觅女不得,计无所施。天忽雨,雷电绕其家,霹雳大作,龙下攫其首而去。未几,天晴,渊中女尸浮出,一手捉人头,审视,则豪某也。官知,鞫其家人,始得其情。龙其女之所化与?何以能然也?奇哉!
这篇小说写山东博兴一位弱女子,被土豪伺机掠去,逼奸未遂而被害。土豪为消除罪证,沉尸于户外深渊,使得死者家长“计无所施”。土豪自以为得计,其实“人在做,天在看”,岂有安然无恙之理。
在封建社会,每当草民遇到不合理、不公平,又无能为力的事情,心中经常会默念的一句话就是:老天总有“开眼”的时候。这“天开眼”是何情景?据清袁枚《子不语》卷二四有一段“天开眼”的记载:
平湖张敩坡,一日偶在庭中,天无片云,忽闻砉然有声,天开一缝,中阔两头小,其状若舟,睛光闪铄,圆若车轴,照耀满庭,良久方闭。识者以为此即“天开眼”云。[1]
作者就利用这一民俗心理,使博兴女死而化龙,揪走了土豪脑袋。这虽属超现实的浪漫笔法,但也说明当法律形同虚设,不能伸张正义时,无能为力的草民呼吁苍天开眼就成为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作者顺着这条思路,特意状写了《聊斋》版的“天开眼”的情景:风云突变、雷雨交加,闪电绕着土豪宅院炸响,随后才是“龙下攫其首去”。这一细节描写,成为全文最大亮点:“天忽雨”犹如全景呈现;“雷电绕其家”是近景;“攫其首”是特写。如此层次分明,有声有色,酣畅淋漓地了结了这一快意复仇的心愿。
【注释】
[1]赵伯陶注评《聊斋志异详注新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第30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