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流
沂水刘宗玉云:其仆杜和,偶在园中,见钱流如水,深广二三尺许。杜惊喜,以两手满掬,复偃卧其上。既而起视,则钱已尽去,惟握于手者尚存。
“钱流”这题目,很显然是比喻钱如流水。古往今来,无人不爱钱,不喜欢钱的只有一人——《红楼梦》第一回中的跛足道人。他唱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可见金钱的两面性,自古至今确实不容易被看清。本文写了一主(刘宗玉)、一仆(杜和)、一件事(园中钱流如深水):仆人捧在手里是钱,躺在上面全无,意涵让读者去尽情思考。
金钱自产生之日,就是物质交换的等价物。漫长的历史已经使它积淀为一种文化,而且源远流长:它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代。距今三千年前殷商墓葬出土的不少无文铜贝,成为世界最早的金属货币。钱的名称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说道,大致有以下九个有趣的别称:一、战国时期以其外圆内方之形,称为“孔方兄”;二、以其流动如水称为“泉”;三、西汉以最有钱的宠臣邓通之名,称钱为“邓通”;四、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改称“钱”为“货泉”;五、刘秀建立东汉,改“货泉”为“白水真人”;六、晋朝王衍自诩清高,称钱为“阿堵物”;七、钱也有雅称——“上清童子”;八、“钱”怕盗窃,把千两白银熔成一个大球,称为“没奈何”;九、以昆虫(青蚨)飞去飞来的特性,寄托久用不减之心为“青蚨”。
至于视它为“绿锈”“铜臭”的鄙称也不绝于耳,说明我国传统教育,把金钱看作是对人精神的一种污染,教人对它严加戒备,更是有不少人透过金钱看到了人性并归结说:“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人。”结合本文,由于看不清金钱的诱惑力,仆人躺在钱流里喜不自胜,可是一起来,钱流没了。这恰恰说明,人来到这个世界是攥紧双手,而离去的时候是撒手人寰。总之,本文的寓意,不外是说金钱纯属身外物,一生所能支配享受的也不过结尾所明确的“握于手者”的少量罢了。作者所要嘲笑的,正是躺在钱上、看似开心的芸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