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谑篇

戏谑篇

蒲松龄于《聊斋》中不但可以义正词严地揭露、批判贪官污吏,更能以戏谑、调侃的轻松笔调绵里藏针地“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语)。正如黄庭坚曾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东坡先生真赞》)夸苏轼的文章一样,此语用于《聊斋》许多富于戏谑情趣的故事也很恰当。

所谓戏谑,就是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蒲松龄写了很多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其绝妙的构思,常令读者难以置信,真是非天才不能为。例如这里所选的《司训》,就利用某教官“一聋三打岔”的特点,把官办学府内部隐藏着的肮脏、无耻、下流勾当暴露无遗。《狂生》的主人公,初以“贫贱骄人”,终因得到友人相助,有了“斗室”而龟缩听命——一个色厉内荏的两面书生跃然纸上。《单父宰》利用题目谐音产生的多义,讽刺为独占遗产而滋生的家庭矛盾。故事几近荒唐,却使父子亲情在遗产的诱惑下丧失得无影无踪。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聊斋》故事中浓得化不开的戏谑情结,针砭了无数可鄙、可笑之事。这些令人或哑然一笑,或无奈苦笑,或开怀大笑的故事主体,不落窠臼,既广且深,无概念化、模式化的痕迹,使得冷峻与神韵、共性与个性,一起汇集在幽默的漩涡中,从而凸显了作者笑对人生百态的潇洒与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