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源于新闻,高于新闻
序 创新成就媒体的未来
自序 信息奔涌时代的传媒法则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历史拐点”与传媒变革
第二节 传统媒体是否死定了呢
第三节 媒介融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四节 地方媒体“最后一公里”现象
实战案例分析
《新京报》编辑部之变
传媒要实现有效创新
第二章 新闻策略论
第一节 媒体新闻竞争的焦点
一、“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
二、当前新闻竞争的几大要点
三、差异化新闻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融媒体时代内容依旧为王
一、融媒体时代,内容建设受到高度重视
二、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没有被颠覆
三、“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融合发展优势
第三节 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什么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二、如何做成具有竞争力的新闻产品
第四节 做活经济报道
一、地方报纸经济报道难在哪儿
二、重塑新闻理念,把握市场行情
三、强化新闻策划,有效整合资源
第五节 打造名牌栏目
一、号召力来自“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二、号召力来自“为民办事”的务实作风
三、号召力来自“有效互动”的运作形式
四、如何构筑富有人情味的服务平台
第六节 实施版面创新
一、版面创新的成效
二、版面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编辑改进思路及措施
实战案例分析
都市报如何实现“市场突围”
向暖而行 向融而生——《三峡商报》运营之策(2018)
第三章 融合传播论
第一节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变革
一、关于“媒介融合”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内容的利用过程和特点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内容的生产特征
四、媒介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第二节 新媒体传播特征及影响
一、新媒体的特征与影响
二、互联网发展现状
第三节 传统媒体的应对措施
一、关于报纸内容
二、关于产业发展
三、关于内部管理
第四节 媒体转型的痛点与生态重构
一、媒体转型的痛点
二、媒体生态重构
第五节 重构传统媒体影响力工程
一、传统媒体需要重塑影响力
二、导向为本:确保媒体引导力的正确方向
三、理念为基:六大理念构建引导力工程支柱
四、内容为王:五大内容构建注意力工程的主体
五、创新为魂:加强新闻专业建设
六、移动为先:加强全媒体建设
第六节 打造融媒体大平台客户端
一、导向为魂:唱响主旋律,守牢主阵地
二、移动为先:“首页”学会变“首读”
三、内容为王:多“肉”还应多“柔”
四、创新为要:服务用户提高黏性
实战案例分析
《晶报》又一次“创刊”
传统媒体如何办好官方微博
第四章 新闻写作论
第一节 新闻基本观念与原则
一、新闻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新闻价值及其构成要素
三、现代新闻实践对传统新闻理念的颠覆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
三、影响新闻真实的非情感因素
第三节 消息的分类及基本写作方法
一、消息的分类
二、消息的基本写法及导语
第四节 论“用事实说话”
一、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二、如何用事实说话
三、用什么样的事实说话
第五节 新闻写作过程中的异化现象
一、关于“异化”的界定
二、摄入素材过程中的异化
三、选择材料过程中的异化
四、新闻写作过程中的异化
第六节 反馈期待及其对新闻价值的影响
实战案例分析
新闻故事化,让阅读更有趣
一篇好稿件的三个遗憾
第五章 新闻采访论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概念及特征
一、采访是新闻作品产生的依据
二、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
三、新闻采访中要关注“八新”
四、新闻采访中的“五个结合”
第二节 新闻采访中的“寻找”与“突破”
第三节 新媒体记者如何当
实战案例分析
我们在北京抢新闻——北京奥运会采访侧记
穿越灾区 见证苦难 感受坚强 体会大爱——汶川地震现场采访侧记
第六章 新闻编辑论
第一节 新闻编辑力的概念及特征
一、什么是编辑力
二、新闻编辑力的表现及特征
第二节 新闻编辑力要素解析
一、关于编辑力的方向(社会性要素)
二、编辑力的作用点(社会性和技术性要素)
三、编辑力的大小(技术性要素)
第三节 编辑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把握
一、新闻内容策划上:议程设置能力是实现编辑主体地位的核心能力
二、编辑工作方式上:编辑主体地位的发挥需实现五个互动
三、编辑策略上:要善于整合推进,强化版面冲击力
四、新闻特色打造上:编辑要善于寻求差异化,形成“这一个”
第四节 全媒体时代编辑的市场对接与创新
一、“大编辑”思维:宏观编辑战略的市场对接
二、“元销售”观:编辑实战理念中的市场对接
三、营造峰极:内容结构上的市场对接
四、“第四个轮子”:社会活动的市场对接
五、检测与评判:反馈机制上的市场对接
实战案例分析
充分发挥编辑主体作用的一次尝试——对潜江“9·30”银行抢劫案和恩施“10·21”投毒案报道的处理札记
做一个“复杂点”的新闻人——关于成品油提价报道的一点思考
第七章 新闻策划论
第一节 新闻策划的概念及分类
一、新闻策划及其意义
二、新闻策划的分类及一般过程
第二节 新闻策划的特征和“要诀”
第三节 新闻策划的主要步骤
第四节 当前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媒介策划的同质化
二、新闻报道策划的异化
三、新闻活动策划的商业化
实战案例分析
重大主题如何实现策划创新
寻访那些难忘的地震符号——汶川地震一周年报道之策划体会
赴藏采得“雪莲”香——三峡商报系列报道《“宜昌雪莲”绽放雪域高原》浅评
第八章 新闻主流化论
第一节 新闻主流化的概念及内涵特征
一、“主流”与“非主流”辨析
二、主流化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媒体主流化的路径选择
一、媒体为什么要主流化
二、市民报纸迈向主流化要实现八个转变
三、媒体主流化的具体路径
四、主流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吹响新闻评论的主流号角
一、现实逻辑:新闻评论成为时代号角
二、理论内涵:新闻评论及分类
三、实践要求:写好评论的基本原则
四、困境与出路:当下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五、启示:做大共鸣箱与扩音器促进思想消费
实战案例分析
都市报如何传播好正能量
打造主流品质,彰显民生情怀——就《三峡商报》改版答记者问
市民报纸如何走出低俗化的误区
第九章 新闻差异化论
第一节 新闻差异化的概念及关键要素
第二节 新闻理念:差异化的源头
第三节 内容产品:差异化的关键
第四节 结构优化与精确打击:差异化的核心
一、就新媒体而言,内容的精确化、差异化实际上要做到圈层化、服务化、年轻化
二、就传统媒体而言,内容的精确化、差异化是总体结构和具体内容形态
实战案例分析
做三峡最丰盛的周末“大餐”——就《三峡商报》“金版”改版再答记者问
“悦读”报纸 服务读者——就办宜昌首份3D报纸答记者问
第十章 新闻活动论
第一节 新闻活动的概念及分类
一、什么是新闻活动
第二节 新闻活动的功能及特征
一、新闻活动的效用及特征
二、《三峡商报》新闻活动的选题及操作模式
实战案例分析
最美的风景在基层——《三峡商报》“走转改”新闻竞赛活动的探索与启示
市民报纸如何介入重大主题新闻
第十一章 深度报道论
第一节 深度报道的概念特征及兴起
一、深度报道的概念及特征
二、深度报道的兴起及其原因
三、深度报道的思维特质
第二节 深度报道的选题策略
第三节 选题策划的价值赋能
一、“新闻焦点”的发现
二、“新闻焦点”的操作策略
第四节 深度报道选题策划操作模式
一、重要时段
二、题材范围
三、角度选择
第五节 当前深度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六节 在矛盾的推进中展示报道深度
一、寻找新闻事件的矛盾
二、探求构成新闻事件矛盾的运动过程
三、辨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实战案例分析
用典型引领时代风尚——《三峡商报》尝试挖掘“护学村医”李绪红典型事迹纪实
人民情怀尽在媒体细节里——《三峡日报》“以人民为中心·宜昌记事”系列报道点评
第十二章 舆论监督论
第一节 舆论监督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舆论监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事关形象问题,记者采访难、取证难、报道难
(二)有规难循,操作不便,出了问题处理难
(三)获得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难
第三节 舆论监督的实现路径
一、坚守积极的、建设性的监督立场和价值取向
二、积极研究舆论监督的技术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
三、从管理着手,进行全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机制建设
四、化“剑”为桥,促进发展
第四节 舆论监督主体的情感控制与表达
一、舆论监督过程中记者的情感特点
二、舆论监督稿件写作过程中记者情感的定位标准
三、舆论监督稿件中记者情感把握不到位的表现
四、舆论监督稿件写作中记者情感定位的几个方面
实战案例分析
舆论监督为何失“度”——从部分媒体监督失“度”说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