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剑”为桥,促进发展

四、化“剑”为桥,促进发展

舆论监督不仅过去难,现在难,今后也难;不仅中国难,外国也难。“难”是由舆论监督的工作性质和宣传效应所决定的。我们要正确地、辩证地看待舆论监督的“难”。难是舆论监督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反映。我们对舆论监督的难,要有正确的认识,并要有充分的思想和工作准备。

首先是争取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实践证明,凡是实施舆论监督比较顺利、比较有效的,必然有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各级党委、政府要有支持舆论监督的鲜明态度,把新闻舆论监督列入议事日程,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力求使舆论监督有章可循、有政策依据、有保护机制。

其次是新闻媒体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综合素质。实施新闻监督需要掌握政策法律,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新闻媒体从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都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客观要求。一是明确职责,摆正位置。新闻媒体在新闻舆论监督系统中处于中介地位,它主要是将被监督对象的行为通过媒体传递给监督者——人民群众。民众通过对被监督对象行为信息的判断和评价,形成舆论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一方面,媒体应该出手时就出手;另一方面,不能越位超限,包揽一切、包打天下,把自己变成裁判员来指手画脚。二是认真选题。现实情况纷繁复杂,有的看似热点问题,但没有普遍意义;有的问题虽有现实性,但短期内缺乏解决的可能性;有的问题从局部、微观看有其合理因素,但从全面、宏观上观察,就不具备本质上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因此记者要注意把握问题是否是群众关心、是否被领导重视、是否是普遍存在这三个关键点。三是严格自律。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用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端正思想,端正作风,淡泊名利,一身正气,知法懂法,公道正派,树立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的良好形象,取信于社会,取信于群众。

最后是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地方新闻媒体要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培养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栏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正因为舆论监督难,创立当地的知名栏目就显得十分必要,也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