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筑富有人情味的服务平台
如果说新闻内容和新闻栏目是新闻竞争力中的硬性因素,是攻占市场的“武”的东西,那么,构建富有人情味的平台则是新闻竞争中“文”的东西。这种服务平台看似是前述内容的补充,实则是当代新闻文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闻产品的新功能——新闻的服务要素。
地方媒体由于自身的原因,往往很难在题材的重大性、新闻来源的丰富性、事件的典型性等方面与外媒抗衡。但在与受众的接近性上,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为搞好服务报道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有利条件。地方媒体新闻必须强化这一优势,把党报的群众性服务的幕后工作搬到媒体的版面上、网页上和移动平台上,这是关系到媒体生死存亡的大事。
一是树立服务的“灵魂”观念,将有没有服务性当作检验新闻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新标准。传统的新闻价值,主要讲新颖性、重要性、接近性和趣味性,这几点是新闻的共性,但是对于地方媒体来说,新闻必须加上服务性这一点,读者在获得新闻信息的时候,同时也接受了服务,这是地方新闻报道的一种趋势。地方新闻,必须以新闻为“箭”,以服务为“弓”,相互倚重,彼此着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射中市场这个“的”,其实,这个“的”指的就是读者的“心”。缺少箭的弓,是空的,没有着力点;缺少弓的箭,是一支没有发射塔的箭,没有穿透力。无弓箭不力,无箭弓不强。
二是构建服务平台,实现有效的编读互动,将报道具体化、针对化、实用化。搞好服务,是地方媒体的重中之重,许多媒体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在如何搞好服务上办法不多。服务应该成为媒体的一面旗帜。
以上几个方面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动态地贯穿于整个新闻活动之中。有些栏目里的好新闻,就是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实用性的统一体。没有过硬的新闻作品和新闻栏目作支撑,再好的服务也是空中楼阁,显得虚空;没有良好的服务,再过硬的新闻也无法塑造亲民的市场形象。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营造好市场卖点,充分开发好本地新闻资源,打造出穿越市场屏障的箭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