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魂:加强新闻专业建设
创新是媒体发展的不竭动力,特别是面对新媒体的竞争,都市类媒体的不断创新更是赢得竞争、获得话语权的不二法门。当前,新媒体胜在渠道,传统媒体胜在内容。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传统媒体最重要的还是内容竞争,原创的内容,尤其是满足读者需求的内容,是传统媒体最大的竞争力,但是这种内容还必须要有发布的渠道,要新旧媒体实现互相优势互补,实现真正的融合。传统媒体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服务群众,创新策划,认真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发挥专业优势、队伍优势和平台整合的优势。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工作是媒体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公器价值最充分的体现,传统媒体在这方面还具有比较大的优势。这一点丝毫不能动摇。
如何做好内容?
首先是要浓墨重彩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主题报道是时代的主流声音,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创新性地做好主题报道是媒体的责任,也是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所在。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商报推出了《走访万亿经济走廊》《宜昌NO.1》《跨越新宜昌,献礼十九大》等大型系列成就报道,分行业和县市区推出了辉煌成就展示特刊;认真做好“解放思想,激情跨越”的系列报道。我们推出的《宜昌梦新起航——省领导关于宜昌新区规划建设指示的解析》系列报道,深入解读宜昌新区和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建设理念和相关规划,这组报道反响强烈,被市委党校收录到培训教材中。《商报文明消费大课堂》《宜昌改革再扬帆》等专版专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次是抓住富有时代特征和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策划,创新民生报道。比如《生活试验室》专栏报道、《寻找全国宜昌路》报道、《我家的地谁来种》系列报道等。其中《我家的地谁来种》,从大民生的角度关注新时期农村面临的土地新矛盾、新问题,探讨化解矛盾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响。我们推出的《商报名医大讲堂》,进小区,入会场,开讲十多场,场场爆满,直接为万人次群众面对面服务,受到市民欢迎和好评。
再次是强化典型报道,体现时代精神,弘扬时代正气,引领时代思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几年,商报先后推出了“捐髓天使”黄丽丹、“挡刀救人”英雄民警王劲松、秭归“重情农妇”金昌秀、寒江勇救两个落水娃的“笑脸爷爷”迟德志、泡水推车交警黄明松、“最美女教师”周玉兰、“高山雪莲”王俊、护学村医李绪红等系列报道。商报策划推出的《枝江“编外儿子”11年为82位孤老送终》,报道了枝江市仙女镇福利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李云海不计个人得失、情系百位孤寡老人的感人事迹,此稿先后被宜昌市委组织部、湖北省委组织部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编发简报,全文转载;湖北省委组织部全文转发商报“编外儿子”文章,并上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商报最先推出的泡水推车交警黄明松获得了“湖北最美警察”荣誉称号。
最后是做好爱心报道,传播社会正能量。如尿毒症患者谭支琴一家的不幸遭遇经商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市慈善总会负责人李泉等专程上门看望,社会各界共为其捐款17万余元。商报与天津《城市快报》两地联动,推出了26岁的父亲邓军割肝救女的系列报道,得到宜昌和天津市民的高度关注,在一个月时间里,共有15万元善款对邓军进行了资助,使孩子成功获得医治。此外,我们还报道了兴山女童小钰蓝的不幸遭遇,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孤儿小钰蓝将由兴山县委县政府扶养成人。这些报道温馨动人,情满宜昌,见证了社会的温暖与关爱,给我们的时代注入了宝贵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