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要求:写好评论的基本原则

三、实践要求:写好评论的基本原则

(一)新闻评论的选题

新闻评论评什么?也就是评论的选题问题。新闻评论的选题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大致的方向问题。新闻评论的选题实际上是第二次选题,是对新闻报道进行选择。第一次选题时新闻报道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第一次选题涉及“新闻价值”,第二次涉及“评论价值”。一般而言,新闻评论主要在以下八个方面着力:

(1)评重要重大新闻时事。

(2)评重大或有价值突发事件。

(3)评典型人物及经验。

(4)评社会或时代风尚或风貌。

(5)评时代思潮或思想病灶。

(6)评法制人伦与道德是非。

(7)评生活热点、难点、关注点。

(8)评社会敏感点、动情点、矛盾点。

(二)新闻评论的立意

立意,即确定主题(文章的中心思想,即观点)。新闻评论学者芬克认为:事实是第一性的,是最重要的,观点有一定的价值,有一定的重要性。有价值的观点包括两种情况:说出了受众想说而没有说的东西;引导了受众,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为议程设置提供了开端。

题材与立意的关系,学者范荣康认为:题到意到,题材确定了,主题随之就确定了;题到意不到,题材确定了,主题没有确定,也即同一个新闻事实,却能引发争议,引起不同的观点,如同一事件在报纸同一个版面或不同版面会出现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新闻评论的立意常包括:

(1)新的提法。提出了新的观点观念;或者观点未必新,但是做了新的归纳和表达,结合了特定的事件,或者结合了自己的理解,使别人说过的观点获得了新颖性;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别人是通过某一个角度表达的,而我是换一个角度,就具有了新颖性。

(2)质疑既有规则条文。这是近年来新闻评能中常出现的,主要包括质疑法律条文、行业法规的合理性等。

(3)质疑某种做法或者某种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原本正确的说法变得不合理了,新闻评论起到了监督批评、针砭时弊的作用。

(4)对新做法或者新规则的赞许。这是表扬类的评论,尤其表扬代表了社会进步方向的现象。

(5)关注细节和细致的分析。就别人提供的新闻报道中提到的细节进行评论分析。

(6)深入全面的思考与分析。相对复杂的问题,一时难以得出明确分析的事件,是不是适合作为新闻评论的立意,是值得思考的。应该结合有说服力的由头,争取有创见的新意。

(三)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写评论用到最多的就是论据和论证,论是证明观点的证据和材料,论证则是证明观点的过程。

1.论据的种类

(1)事实论据:以丰富的事实、数据和史实作为论据。

(2)理论性论据:名人观点、法律法规、其他论述。

(3)论据的丰富性:两种论据并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2.论证的方法(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

(1)直接论证:提出论点,用事理去证明。

(2)比喻论证:运用事物的同构性,用一事物蕴含的道理来论述另一事物。

(3)比较论证:通过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同类事物证明作者的观点。

(4)间接论证:选择论证(排除A,证明B、C、D的不正确,进而证明A的正确);反证法(为证明A的正确,来证明非A的不正确,或非A正确,进而得出荒谬的结论)。

(5)引而不发:提出事件,以及其引发的思考,但作者没有提出自己的结论,交由读者思考。

3.处理好说理与融情的关系

说道理、提观点是新闻评论的基本特点,说理在新闻评论中是天经地义的,说理要讲究理智、冷静。但是新闻评论又是大众性的,需要大众去阅读,而传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感情的融入,这就要求评论以说理为基础,融情服从于说理。

(四)新闻评论的语言

知识化、理论化、抽象化的逻辑性语言在新闻评论中不可避免,但是另一个侧面是可读性、通俗性、简约生动。

新闻评论要处理好两对矛盾:一是新闻评论的理论化和新闻评论者诉求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即在不丧失理论化和逻辑性、思想性的基础上,做到读者诉求最大化。二是不仅要深入浅出,把道理说清楚,还要简约,精心布局。这就需要做到三点:(1)语言的生动化。(2)应尽量避免的语言:媚俗、套话、低俗、激烈,应注重新颖性。(3)修辞格的使用可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增加新闻评论的可读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