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息的分类

一、消息的分类

消息的类型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类型。按新闻所报道事件的性质来分,有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时间性强,如动态消息、特写性消息等。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相对,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如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

按报道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

按媒体分,有文字消息(报纸)、广播消息、电视消息、网络消息等。

按篇幅分,有长消息(1000字左右)、短消息(500字左右)、简讯(200字以内)等。

按新闻与读者的关系来分,有硬新闻和软新闻。

现在国内比较通行的是按写作特点来分类,把消息分为动态消息(包括会议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典型性报道)、述评性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新闻公报等。近几年,新闻写作中又出现了解释性消息、预测性消息等。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消息种类。

(一)动态性消息

动态消息是同经验性消息(典型报道)等相对而言的,类似西方新闻界的硬新闻。它报道新近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反映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新气象等,也包括会议活动在内。它一般以一地一事、一人一事为对象,篇幅短小,文字简洁。短到几十字、两三句话的,称简讯或简明新闻。概括起来,动态消息有几个主要特点,即以突发性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主要着眼点,以客观叙事为基本特征;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主要写作原则;给人以动感和现场感等。

(二)概要性消息

又称综合性消息。它是综合反映事物全貌或全局性的情况、问题、成就等的报道。它是站在山顶观察全景,力求报道被报道对象的整体性的情况,全局性风貌。这种消息对材料占有的要求很高,否则挂一漏万,或盲人摸象,不得要领。记者在获取材料时要尽量做到全面、准确、典型、充分,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做到既有高度,又有精度,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这类新闻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新闻事实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归纳性,不像讲故事一样细致入微,有一定的隐蔽性;二是注重微观与宏观结合,典型和一般结合,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人物事件或经验的全貌;三是注重背景材料与新闻事实的穿插运用,如同“五花肉”一样,交错纵横,呈现出厚重丰富的背景色。

(三)经验性消息

也叫典型性消息。它是报道某项工作取得成就后的经验之谈,常用于大型工作典型报道,如“某某某工作法”等。这种消息意在用一地之经验,推动全局之工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它有些像调查报告,有观点,有做法,但没有调查报告那样详细,较为梗概化。这类消息一般是用于重大题材、重要典型的前期报道,后期还会有系列深度报道及评论。这类消息写作时要吃透政策,找到关联,校准角度。

(四)述评性消息

这是一种介于评论与消息间的文体,只不过叙述的内容更详细和周密一些,一般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它的特点是叙议结合,以叙为主。在叙述事实中评论分析,在分析中摆事实讲道理。这类报道事实材料要典型有说服力,能得出所需要的结论;评论分析要与事实紧密联系,有充分的逻辑说服力;叙述和议论要紧密结合,防止述而不评或评而不述,述评两张皮。特别要说明的是,这种消息中的评,只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是评论中的一评到底。

(五)特写性消息

又叫现场短新闻。它是灵活机动地报道重要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断和事件场景的消息体裁,如《挥手之间》。它的特点是在各种活动的现场,运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描述人物活动过程和场景,给人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描写不是浓墨重彩,而是多用简笔勾勒的手法,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重在传达人物的神韵。

(六)人物消息

人物消息是以叙写人物为主的消息,一般情况下只反映新闻人物的某种行为或某个侧面。这种写作不能要求面面俱到,而要抓住人物的个性化的本质特征,选取典型的事实材料,包括言行神貌等方面。这类消息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叙事简洁、主题集中、时效性强,要求快写快报,以人率事,以事显人。

(七)解释性消息

又称释疑新闻。它不但报道新闻事实,而且分析事实所蕴含的各种意义,给读者以启迪。这种消息多用于重要政策的解析,重要会议的解读,重要活动的解说等。一般消息侧重于报道新闻事件中的“是什么”,而解释性消息侧重于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

(八)预测性消息

它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实进行预测和展望的一种消息,比如天气预报就属此类。它要求记者在采访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对某项工作或活动得出一个结论性的分析。这类消息常用于国际形势的展望、经济市场的分析,体育竞赛的成绩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