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没有被颠覆
从媒体的发展历史看,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科学技术如何创新,内容才是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内容指媒体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及其形态,狭义的内容是经过采编加工制作校审后,以文图、音视频等方式发布的新闻。“内容为王”指的是内容是最重要的生产运营服务和影响力元素。
众所周知,媒体是用来传递信息的,用什么传递、怎么传递只是手段与渠道问题,内容才是核心,内容是决定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无论何种媒体形态,高品质甚至独家的内容才是生存之本。无论技术如何创新,如果缺少高质量内容,媒体势必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然,内容为王,并非单一的微观内容,而是一种内容聚合,一种综合内容能力及产品,如同战争中的阵地一样,谁占据了内容制高点,谁就站到了媒体制高点。
新媒体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而这是新闻信息价值构成的重要元素。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很多人认为,传统媒体的困境,是因为传播渠道的问题,渠道才是王道。所以不少媒体转向“渠道为王”“技术为王”,媒体生产内容的重要性被忽略,甚至被抛弃。“内容为王”理念也受到学术界质疑,各种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还有人走中间路线,认为“内容为王”,渠道为“王后”,“王后”管“王”,还是“渠道为王”。
“渠道为王”看似正确,其实是认识上的误区。媒体的本质在于传递信息,信息的质量才是受众最为看重的。正如阳光、空气和水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一样,内容就是信息界的阳光、空气和水。没有这个基本东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新媒体看起来方便快捷,但它的真正优势还是在于无所不包的海量内容。为什么国内很多新媒体创业者都无法存活?渠道他们是有的,但内容的匮乏导致渠道失灵。无论什么样的媒体,如果内容出了问题,最终是会被抛弃的。
在“渠道为王”思想的指导下,很多人或者媒体以为建个微信平台、中央厨房之类的渠道,便万事大吉,便等于媒体转型成功。于是乎,纷纷上马“两微一抖”,建设App客户端,全媒体产品一个都不能少。结果等新媒体上马后才发现,仅仅把传统媒体上的内容简单叠加到了新媒体上,渠道似乎多了不少,但读者却并不买账。新媒体没有做好,传统媒体也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