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现状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新基建”助力产业结构升级。2019年,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超过4.5亿户。同时,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科研创新、智慧城市等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进一步加速新技术的产业应用,并催生新的产业形态,扩大新供给,推动形成新的经济模式,这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网络购物持续助力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亿,2019年交易规模达10.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5%。数字贸易不断开辟外贸发展的新空间。2019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的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862.1亿元,增长了38.3%。数字企业加速赋能产业发展。数字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数字技术应用,不断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水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是互联网应用提升群众获得感,网络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互联网应用与群众生活结合日趋紧密,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应用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在线政务应用以民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日常办事的堵点、痛点和难点;网络购物、网络公益等互联网服务在实现农民增收、带动广大网民参与脱贫攻坚行动方面发挥了日趋重要的作用。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产业互联网加速推进。中国互联网协会原副秘书长孙永革表示,区块链、IPV6、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其深度融合形成的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构建智慧型社会的新支柱。首先,区块链技术受到我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区块链发明专利数量实现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很多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次,5G商业化的全面启动将有力推动科技产业创新升级。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已经建成的5G基站超过13万个,5G产业链推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结合,进而发展到智联网。最后,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实现快速发展,将成为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位列全球第二,在智能制造和车联网等应用领域优势明显。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将是个长期过程,我们需要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来应对发展中的挑战,推动数字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