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编辑的市场对接与创新

第四节 全媒体时代编辑的市场对接与创新

现代媒体的竞争从市场表面现象上看新媒体是流量的竞争,传统媒体更多的是发行量和广告量的竞争。传统媒体内容的强弱,即新闻指标由于其评价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往往排在了发行量和广告量之后。一般情况下,业内都把广告和发行两个数据作为自评或他评的硬指标。至于新闻,唯一可以用数字来表现的就是报纸的版面数、电视的时长数,它们成为传统媒体内容好坏强弱很重要的指标。一段时间,报纸动辄每天四五十版,多则七八十版,此即部分研究者所谓的“厚报时代”。但是,新闻作为一种智慧产业,“厚”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吗?现在不是大量厚厚的报纸在竞争中败北,被市场淘汰了吗?这说明,去除经营上的原因,传统媒体内容“厚”起来不管用,要满足市场“富”起来,尤其是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体不再以厚为美,以长为美。“厚报”不是报纸打拼市场获取成功的充分条件,作为媒体内容主体的新闻,更要研究与市场对接的策略,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筑高平台,在与新媒体竞争中获得更多注意力,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那么,作为媒体核心工作的内容生产,在这个背景下,编采业务如何更好地与市场对接,又如何在对接的过程中实现新闻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获得更多的注意力,成为当下新闻实践中的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和亟须解决的难题。笔者结合《三峡商报》的新闻实践,谈谈市场类媒体在这方面的基本认识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