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如何实现策划创新

重大主题如何实现策划创新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了在全社会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我们在宜昌地区媒体中率先推出了《我与共和国同龄》大型系列报道,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回顾《三峡商报》这组重大主题的系列报道,有一些经验值得总结。

一、充分策划,捕捉火花

2009年初,商报编辑部提出了做好国庆60周年报道的要求,并策划了四大专刊的总体方案,在编辑部新闻业务会上进行安排。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个部室的讨论,为了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性,体现商报特色,又扩充为“一组报道+四大专刊”的总体报道模式,其中的“一组报道”就是《寻找与共和国同龄的人》。这组报道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重大主题。重大主题报道往往操作难度大。如何切入重大主题,如何有序推进,如何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是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难点。《我与共和国同龄》大型系列报道以“纪念宜昌解放60周年,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见证共和国伟大复兴”为切入点,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报道主题,并选择了一个好时机。它选在距宜昌解放60周年倒计时一个月时推出,将宜昌的命运和发展与宜昌人的命运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祖国的命运和发展与个人的命运和发展有机融合,通过共和国同龄人的独特视角反映共和国的伟大历史变迁,不仅角度巧妙,而且非常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人文精神。这组系列报道通过细节体现了人文精神。系列报道通过与宜昌同步成长的老宜昌人的讲述,真实反映他们在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经历和故事。他们和新宜昌同步成长、同步发展,也见证了宜昌的历史变迁和经济腾飞。他们的讲述具有真实性、说服力,更具有教育意义,比如三峡工程建设者胡燕燕、工人张恩放、公安民警徐耀军……通过他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展现了人物精神风貌,体现了时代精神。

(3)创新形式。这组报道推出后,立即引起了宜昌市委宣传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门邀请商报编采人员共商报道的后续升级。之后,为了实现与读者互动,我们迅速推出“我为宜昌送祝福”短信大赛活动,发动大家关注宜昌发展,祝福宜昌明天更美好。短信大赛一经启动,读者们就踊跃参与,截至当年7月20日,收到短信220余条。在报道规模上,每期编辑部都拿出一至两个整版予以报道,在报道篇幅上予以强化。

二、推广扩大,形成亮点

由宜昌市政协、市委统战部主办的“宜昌各界庆祝宜昌解放60周年文艺晚会”总导演张国春和市政协领导看到《我与共和国同龄》大型系列报道后,认为《三峡商报》推出的这组报道是一个优秀的创意,刚好与7月15日要举行的“宜昌各界庆祝宜昌解放60周年文艺晚会”的主题相关联。因此,晚会组委会特别邀请商报选送节目,在整场晚会中,以报幕形式向市民们介绍我们策划的这组报道,并安排了一个市民互动节目,邀请与共和国同龄的部分代表登上舞台,用诗歌朗诵的形式,共同朗诵《献给母亲的歌》。

于是商报紧急组建节目彩排专班,16位与宜昌同龄的市民激动不已,自发彩排,时任市政协主席李泉看完所有节目联排后,对商报的《祝福祖国 放歌宜昌》进行了点评,他说:“《祝福祖国 放歌宜昌》这一节目准确传达了晚会的主题,演出的16位老人就是本场晚会的主角。祝愿大家节目演出成功!”

晚会上,16位与宜昌同龄的市民齐声朗诵,共同缅怀为宜昌解放浴血奋战的革命前辈,展示宜昌60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表达出对祖国、对宜昌的挚爱之情,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三、推出特刊,推向高潮

《我与共和国同龄》大型系列报道不仅停留在人物报道上,而且集中优势兵力,精心策划,在宜昌又率先重磅推出《宜昌解放60周年》大型特刊,共16个彩版,特刊全面回放了60年前宜昌解放的情景,讴歌了一批共和国功臣老兵和地下党员做出的不朽功绩,整版刊发了宜昌解放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名单,首次全面报道了宜昌首任市长刘真的革命人生,特刊中很多报道是首发。

四、反响热烈,影响深远

通过我们的精心策划、构思、采编,重大严肃主题的报道立刻变得鲜活起来。如《朱安全:我“安全”生活60年》《“我这一生,与国运紧相系”》《能走过枪林弹雨我很幸运》《从“农家乐”老板到健身队队长》《我用故事演绎精彩人生》等众多稿件生动传神,顿时让人产生阅读的期待。

时任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组长、高级编辑王贵平称赞这组报道具有创新意识,体现了民生情怀,为市民提供了生动的教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散文家、词作家甘茂华称赞商报《我与共和国同龄》大型系列报道用平民生活反映时代沧桑巨变,开创了宜昌媒体报道的先河。

李泉对这组大型系列报道给予较高的赞誉,欣然为商报题词:《我与共和国同龄》的系列报道反映一群普通群众的人生轨道。这组报道朴实、鲜活。对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增强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泉说,《三峡商报》用朴实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普通百姓的一生,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党与国家的敬仰与感恩。他还说,自己也是平民百姓家庭出身,通过努力一步步走向领导岗位。现在岗位不一样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人民群众,时刻要记住“权为民用,情为民系”。看到《我与共和国同龄》系列报道,油然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多为人民做一些好事和善事,多抓发展,改善人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