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暖而行 向融而生——《三峡商报》运营之策(2018)

向暖而行 向融而生——《三峡商报》运营之策(2018)

互联时代,媒体转型,内容向暖而行,形态向融而生。我们要坚持新闻工作“48字”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加快改革步伐,实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

一、改革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内容结构,整合市场资源,实现新旧媒体平台对接,专刊与日常新闻对接,特色活动与新闻报道对接,用户与读者对接的基础上,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具体来说,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坚持内容为王。在主题报道、深度报道、暖新闻和民生报道等方面着力,充分开发本土新闻资源,优化版面配置,实现减量增质。

(2)坚持服务为本。做市民生活参谋,让服务看得见、摸得到、想得起、信得过、用得着。

(3)坚持策划制胜。着力创新新闻策划,挖掘时代价值,提供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发挥媒体公器作用。

(4)坚持“商暖康”特色。打造市民文化生活平台,倡导全新生活理念。

(5)坚持媒体转型融合。实现“三微一圈”(商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宜昌头条、商报员工微信朋友圈)和报媒平台的全面对接,做到24小时滚动播出。

二、工作思路

(一)新闻宣传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秉要执本,内容为王,贯彻“主流、好看、有用,优质、优美、优雅”的办报理念,打造融合传播平台,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生产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1)坚持正确导向,严格风险防控,确保安全生产,确保新闻导向零失误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秉要执本,内容为王,做强做大各类主题报道,努力创新出彩。

(3)打造新闻特色,围绕“商暖康”强化新闻品牌,攻创新闻精品,做深做透做活。

(4)做优重大新闻策划项目,创新策划拳头新闻产品,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行深度挖掘,做出规模、做出影响。

(5)做强社会新闻、民生服务、典型人物、重要活动报道,服务民生,服务百姓,树立典型,培育社会新风。

(二)新媒体建设

(1)加强全媒体平台建设,打造商报“两微”和宜昌头条号,开展增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平台传播力。

(2)加强商报新媒体建设,组建新媒体运营小组,努力探索商报融媒体运营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

进一步明确商报新媒体定位、宜昌头条定位:宜昌最有影响力的时政新闻媒体;商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定位:围绕《三峡商报》“商暖康”特色,做足资讯和服务,体现商报特色,服务用户和读者。

(3)精心策划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增强商报新媒体与用户黏性,进一步提升粉丝量和平台影响力。

(4)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理念,提升新媒体内容质量,尝试建设“商报融媒体实验室”,结合宜昌本土实际自创短视频和原创栏目。

(三)广告经营

继续实行真服务、会服务理念,打造智库媒体,实现深度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商报平台价值。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兼顾,通过相互配合、相互融合,实现两条腿走路。

(1)创新策划,狠抓项目。建立活动营销日历,以时间节点和事件节点为抓手,创新策划项目,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运营效益。

(2)全媒运营,筑高平台。报纸平台要对接市场需求,挖掘市场蓝海;新媒体平台要提高传播力,优化传播效果,满足客户需求;活动平台要产生规模效应,增加活动力度和密度;要打造个人IP,培养有价值的网红。

(3)强化联络,深度服务。强化与老客户联系,提高服务质量。寻找有价值新客户,建立直通联系渠道。

(4)强化管理,“四个紧抓”。进一步优化广告队伍和市场管理,以管理促效益。做到“四个紧抓”:发布和收款两个数字紧抓;收支平衡两个指标紧抓;线上线下两个平台紧抓;主力和协办两支队伍紧抓。强化过程管理,做到步步为营。

(5)强化学习,提高素质。加强营销知识学习,提高营销水平,解决本领恐慌问题。

(四)日常管理

(1)调整机构,优化考核,实现“四减五加”:减结构、减会议、减泡沫、减冗员,加质量、加智慧、加管理、加工资、加快乐。

(2)优化流程,合理配置,提高效能。整合部室结构和人员结构,做到定岗、定员、定责,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3)强化管理,日常管理到位,督办落实到位,考核考评到位,纪律作风到位。奖勤罚懒,制度说话,公正公平,严谨包容。

(4)通过调整实现“六争六保”:精神争上游、项目争效益、策划争创新、执行争到位、管理争效率、市场争进位,报纸保导向、新闻保质量、经营保运转、项目保抓手、融合保活力、管理保畅通。

(五)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做好岗位培训,提升“四力”,打造一支勇于担当、作风过硬、能征善战、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加强“走转改”,实现“三贴近”,静下来,沉下去,出精品,出效益。

三、改革策略

以追求“主流、好看、有用,优质、优美、优雅”为目标,将《三峡商报》打造成为宜昌市民的精品读本,使报纸的品质、品相、品位进一步升级。

(1)固化一批内容,主要是固化日常报道版面;

(2)保持一批内容,进一步强化《宜昌暖新闻》等;

(3)创新一批内容,打造特色专版,提升版块影响力,主要是打造《宜昌暖新闻》《财富论坛》《宜昌社区》《项目档案》《乡镇档案》《健康宜昌》等项目。

(4)优化一批内容,主要是优化深度报道等。

四、内容安排

(一)重点内容设置

重点打造核心版面和核心报道,成为当天报纸的“当家菜”。

(1)做好宜昌要闻版块。设置《宜昌要闻》为常规版面,每天出版1~2个。

(2)做强深度报道版块。包括《今日关注》《时政聚焦》《热点街采》《朋友圈》。《今日关注》着重进行本地重大新闻、重大决策的报道和解析;《时政聚焦》着重进行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和重大政策的解读、关注;《热点街采》着重进行民生热点街头采访,突出民间关注热点和焦点;《朋友圈》着重关注网络热点大事,突出趣味性、热点性。

(3)打造特色新闻品牌《宜昌暖新闻》。着重刊发暖活动、暖策划、暖话题等报道,体现人文关怀,真正做到“温暖凝聚正能量,真情感动大宜昌”。

(4)打造《宜昌社区》专刊。关注社区民生、社区文化、社区人物、历史沿革等。

(5)打造《文明大讲堂》专版。不定期出版,由时政新闻部编采。

(6)强化经济服务版块,打造《三峡财富论坛》专刊,包括《财经观察》《每日商讯》《投资理财》《创富人物》等版面。《财经观察》主要报道市场动态、民生服务、节令观察、经济政策等内容;《每日商讯》主要精选摘编国际国内和本地商业动态;《投资理财》主要报道财经新闻和理财资讯、理财参考等内容;《创富人物》主要报道本地经济人物、创业故事等;《诚信宜昌》和《宜昌企业家》主要报道宜昌企业的代表性人物、诚信人物。

(7)做精社会新闻版块《社会万象》。做好话题《热点街采》的统筹出版工作。

(8)做好科教卫版块。主要包括《健康宜昌》和《教育在线》专刊及日常科教报道。

(9)做强副刊文体版块。主要包括《平湖月》副刊,再加上日常的《银屏内外》。

(10)做好国际国内新闻版块。设置常规的《时政新闻》(含《中国新闻》《国际新闻》)和《时政聚焦》版。

(二)打造拳头专刊

(1)设置系列新闻周刊,打造新闻拳头产品,形成报道声势,增强新闻冲击力,提升版块影响力。按照每个部室“专刊+日常报道”的内容设计。周刊初步安排:

周一:《三峡财富论坛》(3~4个版),由经济部负责。

周二:《宜昌社区》(2~3个版),由暖新闻部负责;《旅游》周刊(1~2个版),由广告经营中心负责。

周三:《健康宜昌》周刊(2~4个版),由科教新闻部负责。

周四:《教育在线》(2~3个版),由科教新闻部负责。

周五:《三峡法制》(2~3个版),由社会法制部负责;《平湖月》(1个版),由暖新闻部负责。

(2)广告专刊名称不变,但刊头、报眉形式应与新闻版面统一。

(3)成立融媒体“档案工作室”,组建跨部室专班,做大做强《项目档案》和《乡镇档案》,生产融媒体视频节目。

五、版面设置

(一)周一至周四常规版面

周一至周四基本版量设置12版,可根据广告量适当增减版量。两叠出版。

主要版面:《导读》、《宜昌要闻》(根据当天内容的多少,可增加1个版面)、《今日关注》、《每日商讯》、《宜昌暖新闻》、《经济民生》、《第一现场》、《社会万象》、《热点街采》、《时政新闻》、《时政聚焦》、《朋友圈》、《银屏内外》,专刊(包括各新闻周刊和各市场专刊,含《乡镇档案》、《项目档案》、《旅游周刊》、《健康宜昌》等。可根据当天的广告量来确定版数:广告量不足时,减版;广告量增加时,可增版)。

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是部分版面的出版要视情况而定,不一定每天出版。二是所有新闻周刊、市场专刊等应有较固定的版面模式和统一的刊头,不得随意更改。三是在“两考”期间,增加“教育新闻”为日常版面。

(二)周五版面的设置及调整

周五版面包括《导读》、《宜昌要闻》(根据当天内容的多少,可增加1个版面)、《今日关注》、《每日商讯》、《宜昌暖新闻》、《经济民生》、《第一现场》、《社会万象》、《黄金楼市》(1~2个版)、《居家装饰》(1~2个版),《平湖月》、《时政聚焦》、《银屏内外》。

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加强深度报道和文化报道的策划力度。二是周末版量可根据广告情况进行增减。

(三)新媒平台的栏目设置及调整

加强新媒体建设,特别是商报“两微”,巩固扩大舆论引导力和话语权,实现融合发展。为了实现立体传播,全力打造多媒体平台,形成多方位传播渠道,全面实现媒介融合。新媒体平台的栏目设置如下:

(1)商报官方微博:除做好新闻和现有栏目外,还要策划活动和选题,进一步做出声势和影响。

(2)商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有影响力的微信产品,提升商报官方微信的影响和黏度,构建传播新平台。

(3)尤其要实现报纸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对接,形成规模化和立体化的影响。

(4)打造音视频品牌。与新媒体公司联手,重点在《每日商讯》、《乡镇档案》、《项目档案》等版块推出音视频。

六、部室设置

为了与改版的内容相适应,部室结构也要随之进行改革完善。根据工作要求,编辑部设置以下部室,分别负责管理、相关版面的采编和经营创收工作。

(一)总编办公室(6人)

主任1人、副主任1人、文员1人、会计2名、司机1名。负责商报总体协调管理、对外联络接待、人力资源管理、实物管理、后勤保障和财务工作等;负责编辑部采编校日常运行的协调、管理和考核工作;负责对外通联工作的管理。

(二)采编中心

融媒体出版部(6人):主任1人、编辑2人、美术总监1人、校对2人。

(1)负责报纸日常出版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管理。

(2)负责日常版面《导读》、《宜昌要闻》、《今日关注》、《时政新闻》、《时政聚焦》、《银屏内外》、《项目档案》、《乡镇档案》等的编辑和统筹出版工作。

(3)负责其他重大时政新闻内容的编辑工作。

(4)负责版面版式的策划、美化和创意。

(5)负责报纸相关版面的校对工作。

(6)负责报纸与印刷厂、发行部等对接工作。

(7)负责夜间关门窗等后勤工作。

新闻部(4人):主任1人、副主任2人、主编1人。

(1)负责日常政务新闻的采写、编辑。

(2)负责重要时政新闻内容的策划采访。

(3)负责《宜昌要闻》、《今日关注》的采编、策划。

(4)完成编辑部安排的其他任务。

社会部(3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采编合一1人。

(1)负责《三峡法制周刊》、《社会万象》专版的采编出版。

(2)负责《热点街采》的协调统筹与出版。

(3)负责其他突发新闻的现场采访和报道。

(4)负责相关的融媒体报道及经营工作。

(5)负责编辑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暖新闻部(4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采编合一1人。

(1)负责《宜昌暖新闻》、《宜昌社区》专刊出版。

(2)负责暖新闻工作室运营及暖新闻品牌推广。

(3)负责其他相关新闻采访。

(4)负责《平湖月》副刊的采编。

(三)经济信息中心(5人)

主任1人、主编1人、采编合一3人。

(1)负责财经新闻的策划与采编。

(2)参与《乡镇档案》、《项目档案》(视频)栏目的采编协调及品牌拓展。

(3)负责《三峡财富周刊》、《经济民生》的采编出版。

(4)负责编辑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四)科教文卫中心

科教部(3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采编合一1人。

(1)负责《健康宜昌》、《教育在线》周刊采编。

(2)负责体育、文化、校园等领域新闻采编、发行及全媒体经营创收、品牌推广、市场拓展。

(3)负责健康、医疗、体育、养老产业等行业的市场开发,经营创收。

(4)负责日常新闻版面《银屏在线》的采编。

小记者部(2人):负责人1人、采编合一1人。

(1)负责《小记者》专刊采编。

(2)负责小记者活动及运营。

(五)新媒体部(4人)

负责人1人、新媒体专员3人。

(1)负责《三峡商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的运营及采编工作。

(2)负责托管“双微”运营及采编工作。

(六)广告经营中心(16人)

总经理1人、常务副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2人、总监4人、副主任1人、创意1人、媒介顾问6人。

(1)负责商报全媒体营销统筹、协调。

(2)负责商报广告的创意设计。

(3)负责装饰建材、分类信息两个代理行业管理。

(4)全面开展会展营销、活动策划,承接有关文化创意、公关项目。

问题与思考

1.你认为内容与渠道哪一个更重要?

2.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为什么?

3.都市类媒体为什么要强调正能量传播?

4.媒体市场突围靠什么支撑?

5.版面革新与内容创新有何关系?

【注释】

[1]此文发表于2010年第2期《中国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