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媒体“最后一公里”现象

第四节 地方媒体“最后一公里”现象

在众多的传统媒体面对挑战、备受煎熬之际,有些地方媒体偏安一隅,日子还很好过。我们千万不能被这种假象迷惑,所有的问题都只是时间问题,在信息革命的大潮下,没有谁能逃避,也没有任何一种机制能够确保行业的安稳。唯有变革,才是真理,任何等待和观望将坐失最后良机。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最后一公里”优势,重塑媒体注意力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闻作品产品化,新闻影响规模化。要策划和打造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产品,将有价值的作品产品化。比如,某一个典型人物的报道,不只是报道一下他的事迹,还要挖掘他的精神实质,形成系列展示,将一个人物的新闻作品做成一件有影响力的新闻产品。这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就是生产规模化的注意力,而这正是媒体竞争白热化时代专业媒体最有价值的新闻手段之一。

二是媒体功能平台化,整合资源共享化。不能只把媒体当作一个工具使用,而要把它当作一个整合资源的宝贵价值平台。这个平台有传播力资源,有话语权资源,有渠道沟通资源,有公信力资源,有专业的人力资源,这些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这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传统媒体应通过活动评选、报道展示等操作,获得影响力和关注度,实现注意力资源变现。

三是传播渠道立体化,沟通方式互动化。传统媒体的一个致命弱点是传播渠道单一化,集中表现为不易到达和到达不易。地方媒体的最大优势即接地气,即便通过热线电话也很容易实现沟通和互动,记者与读者面对面很容易实现。但这还不够,地方媒体还应当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网络社区和移动服务平台,建设全媒体传播平台,让传播变得多元迅捷、生动鲜活,让服务对象在线上线下都能即时沟通。

四是读者服务精准化,满足需求个性化。媒体的内容设计和版块配置要从读者群的角度考虑,既要具有可读性、服务性、实用性、娱乐性等媒体共有的价值特点,又要有媒体个性,比如深度报道要抓热点解析,民生报道要当生活参谋,社区新闻要抓贴身服务,人物报道要生动感人等。各种活动的策划要有精准的市场定位,一个活动带动一类人群,激活一片市场。要让媒体圈层化,不同圈层服务不同受众。

五是品牌价值符号化,利益链条延伸化。地方媒体的品牌价值开发不够,这既有其在媒体行业位置低端的原因,也有重视不够的原因。传统媒体应用媒体宝贵的价值符号举办更多公益和社会活动,充分释放媒体品牌的价值能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愿所有的同行都拥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