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力的作用点(社会性和技术性要素)
解决了方向性的问题之后,再就是作用点的问题。因为你编辑的产品最后还是要找到接受者,只有这样,方向才有价值,编辑活动才有意义。作用点的发挥好坏直接决定着编辑活动的效果好坏。
现代报纸竞争需要报纸编辑有一种宏观意识,也有研究者称之为“三维竞争”意识,这种理论要求编辑认识市场(读者),认识对手,认识自己(能干什么),新闻媒体的策略就是在这之中获得一种平衡。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的编辑才会有一个清晰的媒体自我定位,才会在一个有效的框架内寻找突破点。
从宏观层面来看,编辑力的作用点就在“三贴近”上,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样概括其实是比较抽象的,如果用技术性语言来说,就是在媒体实际操作中,要找准读者,认清对手,服务社会。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根据媒体定位寻找着力点(对媒体的认识)
同样是“三贴近”,不同定位的媒体编辑的着力点是不一样的。比如党委机关报的定位应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其“三贴近”应是在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上讲究报道艺术,贴近群众生活,内容为群众喜闻乐见,反映群众心声,新闻强调庄重严谨;都市类报纸更多的是报道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事件,它主要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提升生活的品位和情趣,内容上强调轻松休闲、活泼幽默。不同类型的报纸,编辑的着力点也不一样,同样对中国股市的报道,综合类报纸只是点到为止,而经济类报纸则相当详尽。
2.根据市场特征寻找着力点(对读者的认识)
编辑力的作用点应该来说全部都在市场,这个市场就是读者。读者充满了不定性和模糊性,往往无法把握。但是,正是这些特征不同、需求各异的人组成了一个个有相似爱好、习惯和需求的读者群,这些读者群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比如青年读者群、老年读者群、市民读者群、知识分子读者群、学生读者群、男性读者群、女性读者群,等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读者群寻找不同的着力点,这也就是所谓的“细分市场”。对媒体读者群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编辑策略是当前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3.根据自身发展寻找着力点(对自身的认识)
不同的媒体,占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市场的侧重点不同,媒体内部的架构及运作方式不同,在编辑的着力点上往往也随之不同。比如,同一个城市的弱势媒体和强势媒体,在竞争过程中,弱势媒体为了引起相同的关注度,必须在报道规模和报道水平上强于强势媒体才能够获得同样的注意力。越是弱势媒体,越要做出差异化的报道,从而引起关注,塑造出与众不同的编辑品格,最后形成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