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积极的、建设性的监督立场和价值取向

一、坚守积极的、建设性的监督立场和价值取向

1.为构建良好社会环境提供舆论支持

舆论监督的实质,某种程度上是对社会权力运行的偏差行为,个别妨碍社会和谐的现象以及公共政策中的不当之处进行的披露或批评,最终促使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舆论监督报道,又不仅仅局限于揭露和曝光社会负面现象,而且要积极表达公众意愿,反映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促进政府工作的落实。从根本上看,监督报道是在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舆论支持,与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2.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排忧解难

舆论监督报道,不是找缺点和挑问题,而是通过对中心工作的把握,着眼于披露一些政府工作中的难点,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途径。我们关于宜昌运河水质污染严重的报道,既监督了政府工作,又为政府工作起到排忧解难的作用,受到省市领导好评。在“文明创建”期间,我们推出的“文明大学堂”,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也广受读者欢迎。

3.为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提供舆论引导

新闻媒体作为公共舆论集中发布平台,具有强大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动员能力,哪怕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的权威性依然还在。媒体对舆论监督报道运用得当,把握适度,无疑会促进对社会重大热点问题的正确引导和传播,促进共识的达成、人心的凝聚,化解矛盾,弘扬正气。相反,则会带来负面影响,导致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在历次重大热点问题的把握上,总是着眼全局,立足引导,与党和政府工作保持高度一致性,着力为重大热点问题提供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

4.为公众利益和弱势群体利益代言

《三峡商报》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始终把为社会公众服务作为自己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群众利益无小事,商报的许多报道,正是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