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着手,进行全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机制建设
2025年10月24日
三、从管理着手,进行全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机制建设
全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正面价值和意义,但也具有潜在的社会风险和负面效果,很容易失控。因而,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以什么方式报道,报道到什么程度,都需要媒体谨慎把握,否则,就会给记者和媒体带来麻烦,有的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对此,《三峡商报》在内部建立了一系列的保障制度,避免监督报道走入歧途。
1.建立重大选题的审批制度
对于重大的舆论监督报道选题,本着严格把关、加强管理的原则,专门出台了《重大舆论监督、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管理办法》《重大报道听证制度》《关于规范采编流程的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编辑、部门主任、编委、值班副总编、总编的审批权限,确保了报道选题的把关和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2.培养高素质的采编人员
为了做到对一些舆论监督题材的谨慎操作和合理把握,做到舆论监督报道的客观、准确、公正,注重挑选政治素质高、懂政策、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踏实的新闻采编人员参加舆论监督报道工作。这一措施确保了舆论监督报道的质量、效果以及良性运行。
3.建立责任事故问责追究制
为了避免舆论监督报道中的失实和差错出现,建立了《关于全媒体差错奖罚条例》《关于采编稿件差错的处罚规定》《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管理规定》等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对重大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差错,下至记者编辑,上至值班副总编一律实行严格处罚。从制度上严守舆论导向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建立对舆论监督报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在舆论监督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新闻采编人员,一方面在稿费上大力倾斜和保证,另一方面予以名誉鼓励和奖金奖励;而对违纪违规、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甚至取消其编辑记者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