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材料过程中的异化

三、选择材料过程中的异化

新闻写作的选材过程也极容易异化。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新闻事实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选择了次要方面,忽视了主要方面,导致了新闻失实。这种失误尤其表现在分析性报道中。例如,某报在分析商品房大量积压,而城市大量居民又无房可居的现象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居民们的思想不解放,还留恋过去单位分房的时代。乍一看,好像是正确的,但只要我们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记者所看到的仅仅是这一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根本在于昂贵的房价和居民收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超过了居民的正常承受能力。这种主次的错位,其导向显然是不一样的:前者把商品房积压的责任推给了消费者,是他们有钱不愿意买房,舆论导向是让居民赶快掏钱买;而后者则是房产商们或是各部门把房价抬得太高,是他们不愿意降低房价,舆论导向是让房产商们降低房价。联系我们的实际,显然第二种导向才更有现实意义。二是在社会生活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中选了次要矛盾,忽视了主要矛盾。这样的结果,极易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分析。三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选材时出现偏差,造成新闻失实,如带有明显广告意味的报道,充斥在大小报刊上的关系稿、人情稿。这里就不一一列举。